从百强房企92位,到进入房企TOP27,祥生控股集团(02599.HK)(下称“祥生”)仅用了4年时间。

2018年,祥生首度加盟千亿房企阵营,开启了后千亿的发展之路。进入2020年后,祥生稳居中国房企前30强,并于11月再度突破千亿销售额,在千亿阵营中稳扎稳打,与此同时,同月,祥生控股集团也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又一段新路程即将开启。

要如何跑好下一段路程?这个新起点能否成为祥生二次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强奔跑的“弹性”是祥生给出的答案。

顺势而为充分蓄能

强化“弹性”是在增长速度上给予更多的调整空间。相较于2017年-2019年高达137.6%的复合年增长率,祥生已经开始主动调整。在祥生控股集团行政总裁陈弘倪看来,这一方面顺应了整个地产行业自2018年开始的深度调整,但更多是基于祥生的对内挖掘。

“经过3年的高速增长,祥生也要主动进行深度调整,去修复、巩固和强化祥生内在的机制、内功和竞争力。”陈弘倪将2019年-2020年定义为祥生内部的调整年,这番调整不仅是为了在当下对祥生的战略和经营管理进行重新梳理,也是为了开启祥生的下一轮高质量增长。“弹性”竞争力正是下一轮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所在。

“弹性”的本质在于顺应市场的变化,让企业自身发展与市场动向同频共振,“跟着市场的变化去生长,市场好的时候,该拉升就拉升;市场不好的时候,也没必要逆势而行。”陈弘倪表示,在地产业进入深度改革的2020年,下降增长目标是地产行业的整体趋势,祥生要做的就是保持好行业的主流水平,不掉队也不冒进,在合理的增速范围内根据市场政策的变化同步进行调整。

在顺势而为的同时,“弹性”也意味着有意识地做好蓄能。“更重要的是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强化内功,为未来再腾飞打好地基。”陈弘倪认为,充分储备势能之后,未来的祥生才有更大的拓展和能力释放空间,

反观2020年内,祥生其实已经完成了多个维度的蓄能。

城市布局方面,从浙江大本营出发,深入泛长三角区域,再走向充满未知的全国其他重点潜力城市,祥生坚持实行“1+1+X”的投资战略,不断完善自身在地块选择和开发能力上的核心竞争力,为后续的高效输出和规模增长坚实能力基础。在浙江与长三角区域掌握足够“深耕红利”的基础上,祥生对“X”城市的选择则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可时刻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一旦看准机会,即能迅速出击,在审慎中实现高质量落地。

产品战略方面,祥生对产品线进行了多次整合升级。在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通过一年的经验梳理和需求匹配,祥生聚焦确立了樾系、府系、云境系、TOP系四条产品线,以匹配四大类客户群。在不断提升产品标准化的过程中,祥生也明确了其围绕客户本质需求出发的产品价值体系,为后续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工程品质打下基础。

力降融资成本实现科学周转

强化“弹性”也是在行业转型、融资收紧的背景下提升自身长远发展的鲁棒性。当房地产进入下半场之后,所有房企都必须在加速周转、降低成本、拓宽融资等方面构建自身的竞争力。

较高的综合融资成本是祥生下一步须首要啃下的“硬骨头”。祥生控股集团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底、2020年4月底、2020年8月底,其银行借款、资产抵押证券及优先票据的加权平均利率依次为8.09%、8.13%、9.28%、9.69%及9.77%。

“我们维持相当高的借款水平以为我们的营运拨付资金。”祥生控股集团在招股书中坦言,但同时也对上市后的发展有了明确的规划。对内,祥生也设立了未来两年的目标,即力争综合融资成本每年降低1%。

为实现这一目标,祥生计划提升关键财务指标的健康度和增长性,全面优化融资评级。同时,陈弘倪希望提升传统的融资能力,通过加强对接、拓展白名单等方式增强祥生与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实现整体授信,并最终达成持续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

此外,正式登陆港交所让祥生打开了资本市场的空间,为公司融资注入了新的活力。亿翰智库在报告中表示,上市前,身为民营企业的祥生融资渠道偏少,融资成本和净负债率偏高;上市后,资本市场可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企业的融资难度,降低融资成本,并优化其资本结构和部分财务指标,财务质量将得到提升。

除了降低融资成本外,祥生还将注意力放在提升周转效能上,通过高效周转来提高ROE,从而强化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对此,陈弘倪提出了“科学周转”的概念,这一概念包含了建造、运营、经营等多方面的高效周转,“某种程度上,科学周转等同于高效发展和高效率。”

基于科学周转的战略,祥生需要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对整个流程的效率把控。首先,通过设计、营销、团队、合约、金融等环节的前置,来提升拿地的准确度,并提升开工效率。在拿对地之后,再提升资源配置的精准度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最后,建立从单一项目到全盘统筹的周转,在现金流及利润等维度上进行统一考量。在科学周转的作用下,祥生将真正实现品质与速度的平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