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住建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对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查处的通知》再度强调,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不得为交易材料加盖公章或者出具相关证明;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不得为违规交易行为提供公证或者见证服务;

这份引发房地产行业高度关注的文件明确要求:通知发布起,更新项目、土整项目需核实确认物业权利人,防范更新项目、土整项目进行回迁房、安置房炒作;将对违规发布违法建筑交易相关信息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网站、公众号等进行查处;严禁信贷资金买卖小产权房、回迁房等住宅类历史违建。

通知还提到,对未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且尚未确认实施主体的更新项目,由各区政府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组织补充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防范城市更新过程中回迁房炒作。城市更新市场主体与未经核实确认的物业权利人签订的搬迁补偿协议不予备案。

此外,对已完成实施方案审批的土地整备项目,由各区政府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组织补充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防范土地整备过程中安置房炒作。

除本通知发布前已公示的补偿安置协议外,与未经核实确认的物业权利人签订的补偿安置协议不予备案。

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点评称,该文件旨在对于原村集体私下里为违法建筑交易背书的行为进行打击,并从源头上界定和控制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初始权力人,从源头打击在城市更新拆迁补偿方案出台前,布局投资小产权房的市场行为。

在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推进的同时,还有一条灰色的路径,即城中村村集体、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构成的链条完善的城市更新路径。有了村级体的背书,公正机构、律师事务所也在做着相应的生意。这一次相当于要斩断这个链条。这意味着,深圳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开始进入高频率的打补丁、补漏洞。未来,政策将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在堵住商品房市场投资炒作的同时,将城市更新市场的漏洞也同步堵住,从源头上降低城市更新的成本,控制房价倒逼式上涨的局面。(作者:冯善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