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建 交易系统的必须品:买卖点指标

无论是谁做股票投资,无非就面对个关键点:“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和“什么时候买,以及什么时候卖?”,也就是「选股」和「买卖点」的问题。

其中,「买卖点」又常被称为是“灵魂拷问”的一点,为什么呢?

因为股价时常变化,很多人买卖股票没有可量化的标准,导致大量的决策混乱。

如上图,如果单凭我们主观感受来进行买卖,那必然会导致大量不稳定的问题——

“今天心情不错,买它!”(心情怎样算好,好到什么程度才会多买点?)

“今天心情很差,我的个股还跌了?!不卖,打死不卖!”

“涨的很猛哦,前面也跌了不少,抄它!”(涨多快多高算猛,大小盘股呢?)

“涨高了,涨高了,赶紧跑,落袋为安!”(高,相对多少才算高?)

……

上面的决策不是说不行, 但问题在于这些主观感受难以量化,括号里的简单自问,就已经有“灵魂拷问”的味道了——

没有标准,下次面对买卖依然”随性“,这样要能提高操作水平并赚钱就怪了。

主观感受不好使,就会出现MACD等专门用来量化买卖点的指标。

如上图所示,MACD简单的两条颜色线相交就能确认买卖点:“黑线上穿红线为金叉,买点信号”,“黑线下穿红线为死叉,卖点信号”。

当然,上图展示的两个金叉片段,一个是下跌为主,另一个是上涨为主,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重点,因为「买卖点」被确切量化了,有了判断标准后,我们才能腾出精力来思考「资金、趋势」等问题。

因此,拥有量化指标是解决“灵魂拷问”的要点。

MACD 自1979年诞生,40多年来证券市场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作为传统指标,最大的缺憾是「公式代码没有发生改变」,导致它满足不了当代短线投资的需求。

如上图所示,大盘的整体就处于短周期涨跌的节奏,大盘如此,更别提个股了。

MACD的买卖周期往往较长,如上图案例,34个交易日(两个多月),金叉收益率为12.84%;

这看起来不错,但其中有明显多次3~5日的短线上涨及下跌波段,正符合A股的市场节奏,我们真的要逆着市场节奏放弃期间的波段操作吗?

后人对MACD进行了大量扩充,但效果都不大理想,主要是它的公式对快节奏的短线不灵敏,始终是缺陷根源。

MACD是经典指标,难以改变;投资者需一款新的,与时俱进的,且足够简洁好用的指标——

「捕捞季节」,应运而生。


二、 买卖点指标的演化:更灵敏好用

它的核心用法与MACD类似,都是两条颜色线条组成的金叉、死叉信号,如上图所示:

1.紫线上穿黄线形成金叉,代表趋势由坏转好,为买点信号

2.紫线下穿黄线形成死叉,代表趋势由好转坏,为卖点信号

简单来说,紫气东来,紫线在上方就是好事!

「捕捞季节」对比「MACD」,最大的进步之处在于其“对短线灵敏性的大幅度提高”,可帮助我们较好捕捉短线上涨波段,规避震荡下跌风险。

我们再来回顾案例美迪西,MACD的金叉信号是2月16日发出的,34个交易日,整体涨幅12.84%。

上图①~④的蓝色框均为捕捞季节金叉波段,请注意①的金叉信号在2月14日发出,比MACD足足提早2日,灵敏度足够高。

其次,这4个金叉波段的时间较短,为3~5日,且短线上涨爆发力较强(最高的是②阶段,4个交易日19.98%的上涨,远强于MACD的12.84%)。

最后,死叉波段(蓝框后未标记区域) 以震荡下跌为主

当然,任何指标都不可能100%灵敏,包括捕捞季节,它也不可避免的会有滞后性;

但比起传统的买卖指标,同样都是金叉死叉,很明显捕捞季节的会更加适合A股的操作节奏——

它的灵敏度已经足够优秀,非常适合投资者拥有它!


捕捞季节,捕捞季节~

在合适的季节再进行捕鱼捞鱼,收获必然更丰富,这就是波段交易的密码。

如果你也想紧握短线时代的密码,那请赶紧咨询你专属的服务老师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