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最令人难受的事,莫过于看着行情上涨,自己却踏空了。
那为什么会踏空呢?
【资料图】
明明是看到了大盘在辅助线上,主力追踪向上,且市场量能非常活跃的状态下踏空?
不少朋友表示,因为惧怕追高,所以空仓已久,如今一看大盘飞升,心中懊恼不已;此时再进场,岂非又有追高可能?
高永远是相对的,有的人在牛市(如2015年)上涨前中期时觉得大盘涨高了,到了中后期反而高喊“一万点不是梦!”,然后在5178杀了进去,所以很多人在牛市也没能赚钱——
试问,涨的高的依据在哪里,是不是道听途说+感觉?
非客观的因素会阻碍我们的判断,就需要客观的因素来辅助。
捕捞季节死叉,很朴素,就是紫线下穿黄线,是为短线波段调整的风险信号。
一般来说,大盘死叉就是减总仓,个股死叉就减个股的仓位。
至于减仓的幅度,需要结合标的的「资金和趋势」状态。
像5月以来,资金趋势量能较好的状态下,每次死叉下调仓位可以考虑在在1~2成,金叉再上调;
即使行情活跃,死叉出现后依然以震荡、下跌为主,则每一次的死叉下调仓位,都是在保证总仓安全。
总仓安全,你操作起来会更为淡定——
不踏空、不追高,操作自然不变形。
我们说,“会卖的是师傅”,其实大家不是不会卖,而是心态上没把握不住,即犹豫:
“虽然是死叉,但10块钱我都没减仓,现在掉到9.8块了再减是不是吃亏?要不再等等?”
“万一第二天又变金叉呢?万一死叉阶段涨起来,我不就亏了吗”
……
类似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态,就会导致操作变形。
回到2015那个年代,在5月28时出死叉,随后大盘就涨起来了,6月2号才出金叉,于是有朋友就觉得死叉不靠谱,在6月10号出死叉时,仓位依然只增不减;
到6月15日大盘开始下跌浪,此时仓位重的就极容易被套在历史高位。
说一下易错项:很多人会错把大盘死叉等同于个股死叉。
我们看到大盘最近一个月的行情都很好,但无论大盘如何金叉死叉,那只是控制账户总仓的参考,而不是你个股操作的理由。
就如上图的宋都股份,如果是按着大盘的金叉和死叉来做,那现在肯定深套其中——
个股,自有个股的节奏。
好了,如今大盘冲破前期平台压力位3350,现在出现死叉,那么你又该如何控制仓位呢?
期待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