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交易日在“春节冷交易”的情绪氛围下,国内机构基本不再大笔买入股票,甚至出现大肆卖出股票的场面(基民年末赎回基金,基金需要保持良好的流动去应对赎回),由于“绝对的底部”位置,叠加人民币大幅升值,所以近期的盘面情绪基本由北向资金撑起来。此外,北向资金更加青睐一些优质的蓝筹权重而不是短线人气个股,导致市场上出现赚指数不赚个股的局面。
大好的股市行情,而大部分的额短线投资者却是一片哀嚎。而前面我们一直在讲解的“固收+”基金由于其主要买入的是优质的蓝筹权重,导致近期的净值出现明显的回暖。在经历坎坷的2022年,我们很多用户朋友们的认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配置了相当一部分的“固收+”基金去平衡市场的风险。而2022年的“固收+”基金却十分坎坷,我们今天重点回顾一下近年来“固收+”基金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期风光无限,规模收益均大增
“固收+”基金在2021年和2021年的震荡市场中一战闻名,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共有51只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收益率超过20%,偏债混合型基金全年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共有55只。2021年全年共有62只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收益率超过20%,最高收益率达到48%以上。偏债混合型基金全年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共有4只,最高收益率达到38%以上。
因此出色的业绩便吸引了不少前来认购的投资者,“固收+”基金的整体爆发式增长也是从2020年开始的。若将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统一按“固收+”基金来统计,2019年末总规模为5225.94亿元,2020年末总规模为10403.95亿元,2021年末总规模为21957.9亿元,2022年三季度末总规模为20935.8亿元。
2022滑铁卢,净值大回撤
但曾经风光无限的“固收+”基金却在2022年过得非常坎坷,先是上半年“固收+”基金的“+”(权益)部分遭遇滑铁卢,平均股价自年初以来到4月底最大回撤超过34%,“股杀”的局面也导致了该类基金的净值产生比较大的回撤。下半年以来,“固收+”基金的“固收”(债券)部分同样遭遇滑铁卢,一向以稳定著称的债券资产价格持续回落甚至刷新历史极值。
022年由于股债的表现欠佳,固收+基金近10年来首次负收益。然而历史数据表明,固收+基金单年度正收益的概率依旧较高,收益和回撤表现也不差。这对于风险偏好较低又不甘心于无风险收益的投资者来说,依旧比较友好。
此外,随着近几年基金公司大力布局“固收+”基金,不少基金经理逐渐积累了权益资产等跨资产配置与管理经验。该基金经理表示,“固收+”类基金应回归原本的风险收益特征,更突出其稳健性,通过多资产配置能力,提高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度,更有利于“固收+”产品的发展。
监管把控,顺应时代
在2022年8月和9月,监管方面向基金公司发出权益仓位的限制指导,即“固收+”产品权益投资占比必须在10%-30%,如果权益投资超过30%,则这类产品不能被称作“固收+”;另外,一些混合型基金(包括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需有任职要求,原则上要具备1年以上的权益产品投资或者研究经验。
由于监管窗口的指导作用,“固收+”产品将会更加完善,有利于后面的“固收+”产品风格确立和长远发展,关键是有利于投资者了解此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等更好地匹配。
经理观点,后市研判
回顾2022年的债券市场,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裴晓辉认为,首先是理财转向全面净值化以后,其行为模式从相对更注重配置转向相对更注重交易,使得债券市场中各类机构行为的一致性更强,也使得市场波动性加大,具体表现在上半年中短信用债利差的压缩,以及近期赎回负反馈带来的债市调整;其次,市场上会有很多预期,有的预期在短期内无法证实或证伪,但却可以引发市场波动,这也可能会形成交易机会。
可能这位基金经理的话过于官方,很多拥护者朋友们并不太清楚他的具体观点,其实他想表达的是债券市场长期会稳健增长,并且在理财净值化后,债券的波动会加大,更加有利于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利用交易的机会去扩大“固收+”基金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