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8月27日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3%。

科技经费投入呈现三大突破

“2019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表现出三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研发经费突破2万亿元,增速达到12.5%,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辉锋对科技日报记者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最大增幅;且这一数字达到历史新高,超过2018年欧盟15国平均水平。

《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R&D经费比重为6.03%。高等学校、政府属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分别为722.2亿元、510.3亿元和5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4%、20.6%和51.6%。其中,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对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4.0%和35.6%,比上年提高2.9和1.9个百分点。

“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首次突破6%,这是第二个突破。基础研究经费较上年增长22.5%,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刘辉锋说,2012年以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稳步提高,2015年突破5%,2019年突破6%。

“这离不开国家对基础研究给予的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刘辉锋说,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后,科技部牵头颁布了多项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其中特别强调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力度,拓展和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渠道。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的第三个突破,则是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突破1万亿元,达到1071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4173.2亿元,增长11.6%,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38.9%。

“三个突破成绩的取得,表明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入历史新阶段。”在刘辉锋看来,党的十九大以来,科技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相继贯彻落实,在创新链的投入端实质性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

《公报》指出,2019年,企业R&D经费达169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全国R&D经费的比重达76.4%,对其增长的贡献达68.5%。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邓永旭认为,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的稳步提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入结构三个问题待解

虽然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规模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邓永旭提醒,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2.83%)、日本(3.26%)等科技强国相比尚显不足,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普遍15%以上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R&D产出多而欠优的现象亟待改善。

“尽管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和规模增长显著,但在投入结构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十四五’期间科技工作应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刘辉锋说,要继续保持研发经费增长态势,确保增速不下降。虽然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2位,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创新强国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和科技各领域的发展放缓,要继续保持研发经费高速增长态势,将面临较大压力。

2020年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步走”目标的第一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收官之年。基础研究如何再发力强弱项?

“要有效提高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虽然突破6%,但仍未扭转三类研发活动在投入上的结构失衡。与美日欧居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研究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刘辉锋分析说,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作为研发经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占比非常低。2019年,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50.8亿元,虽较上年增长51.6%,但占企业研发总经费的比重仅0.3%,远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

多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中,地方财政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49.5%提高到2019年的61.1%。“需要注意的是,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中研发经费所占比重大大低于中央财政。”刘辉锋建议,“十四五”期间,要实现研发经费投入的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应着力提升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中的研发经费占比。(刘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