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降低中小企业上云成本,到成立产业生产基金,再到打造支柱产业集群,头部企业正积极发力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央地正强化新一轮政策支持,从资金、技术、支撑台等方面发力,培育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落地,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在广州,定制家居产业正获得地方政府政策力挺,但不少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打通电商台、设计师台,软件中的许多设计稿无法转换成生产订单。树根互联携手多家单位共同打造了基于根云台的“全球定制家居产业链台”,串联起订单转换、个定制、柔生产、透明交付等多个生产环节,支撑家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步到位”。

树根互联CEO、联合创始人贺东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大多数中小企业IT基础、信息化程度十分有限,依靠自有力量来实现数字化,可以说是从0到1的过程,其中涉及大量的投入成本、试错成本、时间成本等。通过工业互联网台,中小企业能够以低门槛、低成本、高可靠的方式加快数字化转型。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头部企业正在竞相加码和升级智能制造布局。航天科工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致力于打造网信安全、智慧产业、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支柱产业集群;浪潮云发起成立数字万象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发布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打造50亿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基金,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受疫情倒逼和政策拉动影响,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觉醒,开始更加积极地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数字化转型研究室主任高婴劢表示,在全球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利于对冲不确定风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竞争力。

制造业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背后,离不开央地政策支持。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夯实制造业数字化基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提升软件支撑能力。

期接连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加快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也成为2021年的部署重点。例如,天津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100家;山西将推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建设10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个,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标杆项目,培育200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构建工业互联网台;吉林将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等融合型新产业新业态,抓好100户企业示范、1000户企业改造、1万户企业融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等。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正迎来多路资金的支持。日前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基金等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初创企业投入力度。支持保险资金、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产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照风险可控、商业自愿的原则,投资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基金。地方上,成都提出,对获批国家立项支持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类项目,将按其获得中央财政实际到位资金的10%给予一次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佛山提出,2021年将进一步扶持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单个项目扶持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传统企业、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缓慢,产业生态体系尚不完善等依然是制约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的瓶颈。高婴劢指出,展望2021年,各类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需加快以数据为驱动、以台为支撑,推动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以及传统工艺与新兴业态的深度融合。同时,依托数字化台进一步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引导中小企业上台、用数据、变模式、转业务,逐步形成产业链高效协同、供应链柔配置、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扩能、提质、增效。(记者郭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