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符望阁内添了一幅巨型贴落,4米多高、3米宽的墙面有一幅错落有致的青绿山水;200多年后的今天,故宫博物院的匠人们用最稳妥的科技手段为这件《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全方位体检,量身设计修复方案,用传统手艺抚折痕。

昨天,故宫文保科技部修复室里,青山绿水半卷展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介绍,5月18日,首都博物馆将推出《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届时观众可一睹这件文物的全貌。这是该院首次将尺幅如此巨大、病害情况如此严重的一件书画类文物进行精心修复。

用“光”揭秘贴落行踪

符望阁位于故宫东北部非开放区域,楼内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穿门越槛之际,往往迷失方向,故有“迷楼”之称。《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曾是符望阁内一面“墙纸”。修复前,它已伤痕累累。故宫博物院修复组组长杨泽华说,贴落一直折叠存放,因为尺幅太大,绢质糟朽、缺失严重,修复师也不敢轻易打开,一碰就掉渣,浑身上下至少十几道折痕,还出现了断裂、空鼓、起翘、缺失等病害。

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貌,修复人员引入一系列科学设备进行“问诊”。比如经过透光拍摄,可以清晰地看到贴落背衬里有三处题签;再详细比对题签的书法,发现其结字、用笔等手法皆不相同,并非一人所书。足有成人巴掌大的题签揭秘了贴落的行踪秘密:该画作于清末就从墙壁上揭下并卷折存放多年,导致画作出现断裂等严重病害。

“左轮手枪”还原画家笔触

在修复室,多光谱成像设备被修复师们戏称为“左轮手枪”——通过八滤波片轮转拍摄文物,让现代修复师与古代画家隔空对话成为可能。

故宫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展示了三张图,每张都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拍摄。“你看,可见光波长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深浅不同的树叶效果,但是在950纳米波长下,浅色的树叶就消失了。”这说明画家描绘浅色的树叶主要用了靛蓝染料,深色的树叶其实用的墨色,这些细节会给后期全色修复时提供参考。

“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在红外波段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贴落画中碳墨线条分布的情况,相当于看到了画家最初的底稿,看清了颜料下掩藏的一些细节。”杨泽华说。

5月到首博可逛“迷楼”

如今,巨幅贴落修复完成,正在为200余年来首次出宫做最后准备。“展览结束后,回到故宫会继续展出。但由于历史原因,符望阁里的格局已发生变化,这件贴落不能回到原处了。”杨泽华笑着介绍。

“在虚拟空间,它还可以‘回家’。”故宫资料信息部主任苏怡接过话茬儿,“我们复建了一座虚拟的符望阁,观众不仅可以走观赏这件贴落,还可以了解‘唤醒’文物的全过程。预计5月,观众在首博就能走进这座‘迷楼’。”

新闻现场

“耐下心,追求更完美”

“科技手段让修复更精准更完美,但修复的过程依旧需要耐下子,不急不躁。”在修复室里,刚修复完成的《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被挂在架子上展示,故宫博物院修复组组长杨泽华凑画,不时点评细节,“点点滴滴都是课题,值得仔细琢磨。”

“这件贴落是年来故宫修复贴落中最大尺幅的一件。”杨泽华说,修复保护难度因此倍增,特别考验修复人员揭画心、全色时的耐力。“没有捷径,就是一点点的修。”故宫博物院纪委书记罗先良说,这次修复工作,是“文化+科技”的文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文物保护和展示工作的一次经典范例。未来,这样唤醒文物的过程将成为故宫的常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