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白洋淀,碧波荡漾,水草丰茂,生机盎然。近日,在雄安新区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野生鸟类监测活动中,爱鸟护鸟志愿者记录到疑似青头潜鸭雌鸟与雏鸟活动的影像,经多位鸟类专家鉴定,确定为青头潜鸭雌鸟携带雏鸟活动。


(资料图)

只见鸭妈妈开启“遛娃”模式,带着毛茸茸的鸭宝宝边游泳边觅食,时而迅速前行,时而停下等待落后的鸭宝宝,时而嬉戏打闹,鸭宝宝们的活动尽在鸭妈妈掌控之中,仿佛在看护着一群调皮的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场面十分温馨。

镜头下的青头潜鸭,露出呆萌的表情。贾国永 摄

青头潜鸭将脑袋埋进翅膀中休息。贾国永 摄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长约45厘米,胸深褐,腹部及两肋白色。雄鸟眼白色,头亮绿色偏黑。雌鸟头颈黑褐,头侧、颈侧棕褐,眼先与嘴基之间有一栗红色近似圆形斑,眼褐色或淡黄色。

青头潜鸭主要栖息在水流缓和、水生植物较为丰富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能潜入水中取食各种水草的根、叶、茎和种子,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等动物性食物。

青头潜鸭在我国为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即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少数迟至11月初。繁殖期为5-7月,繁殖区位于西伯利亚东南部和中国北部。

青头潜鸭营巢于水边地上草丛中或水边浅水处芦苇丛和蒲草丛中。巢用干草构成,每窝产卵6-9枚,雏鸟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和觅食,大约经过150多天后即能飞翔。

青头潜鸭“带娃”出游。贾国永 摄

青头潜鸭“带娃”出游。贾国永 摄

青头潜鸭对水质要求极高,是一种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的水鸟,加之气候变化、天敌侵害及人为因素等干扰,青头潜鸭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2012-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2022年7月2日,白洋淀首次发现青头潜鸭雌鸟带领雏鸟的行为,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证明白洋淀已成为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重要繁殖地。2023年6月27日,白洋淀再次发现青头潜鸭雌鸟携带幼鸟活动的行为,进一步印证了白洋淀已经成为青头潜鸭的繁殖地。这也表明,青头潜鸭在这片区域内已经形成稳定的种群。

青头潜鸭带领鸭宝宝外出觅食。贾国永 摄

青头潜鸭和鸭宝宝们在水面自在游弋。贾国永 摄

野生鸟类是环境质量的“生态试纸”,其种群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能客观反映出生态环境变化情况。青头潜鸭在白洋淀繁殖并形成稳定种群,是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最有力证明。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提升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水平,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华北明珠”重放异彩,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为鸟类、鱼类、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等生物提供了优良生存环境,吸引大批候鸟到白洋淀栖息、繁殖和越冬。

截至目前,白洋淀已发现野生鸟类25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5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6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200种。白洋淀重现昔日“候鸟天堂”生态美景。

白洋淀水天一色,芦苇摇曳。贾国永 摄

白洋淀水天一色,芦苇摇曳。贾国永 摄

近年来,雄安新区雄县持续抓好鸟类栖息地建设,持续推进野生鸟类巡查监测工作,采取“政府+民间协会+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爱鸟护鸟的浓厚氛围。

特别鸣谢

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雄县爱鸟护鸟协会

雄县摄影家协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