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酝酿执行的新会计准则IFRS17(新保险合同准则)和IFRS9(新金融工具准则),暂定将于2022年实施,两个准则的互动作用届时将对保险公司经营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保险权益投资的应对策略,格外受关注。
这一话题为近日举行的“2019年第1期IAMAC投资主题交流会——新形势、新机遇、新思路下2019年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主题之一,与会人士对此进行了交流探讨。本次会议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和协会IAMAC投资研究负责人联席会主席单位光大永明资产联合主办,由光大证券协办。
太保集团首席投资官邓斌分析IFRS17和IFRS9可能对保险资金资产配置产生的影响,认为由于新准则将加大投资损益波动,会使保险资金更倾向于投资高分红股票和使用衍生品对冲,对非流动性资产要求一刀切式的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加系统风险,减值准则变化将使险资投资信用债和非标更谨慎,不利于险资支持实体经济。他建议未来政策着重考虑引导保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新经济的建设中。
而面对新会计准则等新形势下的挑战,与会人士提出加大对核心资产的发掘和持有、选择低波动且稳定成长的行业和公司、通过衍生工具对冲向下波动等应对策略。同时,也有人士指出,股息分红策略并非完美,本质上是以降低波动而牺牲收益,因此其只能在权益资产配置中占一小部分,不能完全取代掉传统的权益投资。
IFRS9扩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范围,或加大系统风险
邓斌介绍,对于新国际会计准则的IFRS17和IFRS9的探讨和争论已持续多年,原定的保险公司将于2021年1月1日要实施这两个准则,又再度延后到2022年1月1日实施。延后的原因,既包括IFRS17新准则的复杂性和实施难度,也包括其争议性。
其中,I9方面的主要变化在于,对金融资产分类有所变化,从四类变为三类,对区分股债的标准有调整;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范围扩大;同时,减值规则从“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
他表示,为降低I9对财报的波动影响,业界开始关注高分红股票,后者往往是银行股、地产股、传统加工业股票,不利于保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新经济领域。
I9下,对于无活跃市场报价的权益工具,不再允许以成本计量,所有权益工具投资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他结合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演化过程分析认为,对于非流动性资产要求用一刀切的公允价值计量和单一性的计量模型,有可能会导致一刀切的风险,即系统性风险。
另外,I9的减值规则从“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要求考虑金融资产未来预期信用损失情况采用前瞻性信息计提减值,例如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等。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相当于在买入一只债券的同时,就需要在损益表中按照预期损失计提减值,如果日后违约没有发生,损失再逐渐转提回来。
这意味着,信用债减值金额增加,国债也需要计提减值,将导致净资产下降;同时,当资产信用恶化时,对当期损益造成较大冲击。邓斌表示,这一减值计提规则,将使得保险公司投资非标资产、信用债更加谨慎,不利于保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IFRS17对寿险经营有多面影响,建议政策考虑引导险资进入实体经济
另一个准则IFRS17是关于保险合同的国际财报准则,与保险直接相关,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利润表中把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分开。目前,保险利润表中,包括保险收入、投资收益等均列于营收项下,未来在I17准则下,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将分别列示,即区分保险和投资的不同因素变化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影响。
I17下,险企利润主要来源于CSM(合同服务边际)摊销、准备金释放、营运偏差和投资偏差。而负债端利润释放将更加稳定,利润波动主要来源于传统险账户投资收益率的波动。
I17还会使险企的所有者权益波动加大。I17下,准备金折现率采用时点利率,而非三年平均(目前我国参照750天国债收益率曲线移动平均),这会加大准备金波动,因此I17与现行准则相比较,利率波动对负债的影响增加。同时,由于保险负债久期大于资产久期,因此利率波动影响不能完全抵消,进而增加净资产波动。
这对寿险经营有什么样的影响? 邓斌提出三方面。
I17对寿险经营的影响之一是,负债久期的变动加大,利率下行使负债久期延长,股东权益波动性加大。这会加速寿险公司对长期国债正周期投入。而伴随寿险公司大量购买长期国债的是,长期国债的供给严重不足,利率出现倒挂的几率就会加大,利率大幅降低风险加大。最终意味着,寿险业出现结构性亏损(利差损)风险会变大。
I17对寿险经营影响之二是,长期储蓄型产品的保费收入在利润表上消失,使得保险公司会偏向长期保障型产品,限制长期储蓄型产品。
他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作为社保资源补充的长期储蓄型产品是重要的社会稳定器,实际上是需要大力发展的。同时,长期储蓄型产品资金对应的投资,是国家的长期战略资金,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因此,限制长期储蓄型产品,就相当于限制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I17对寿险经营的第三个影响是,长期储蓄型产品的投资收益保留在利润表中,保险公司会聚焦当期损益的波动性,而非长远考虑。
邓斌认为,保险机构作为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战略应当是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不应为短期市场波动所动。但是如果I17下的准则变化迫使险企做短期操作,险企的眼光不再放远到十年二十年,保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必然面临波动性风险,如何在政策上去引导和支持保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是要考虑的问题。
险资权益投资应对思路,股息分红策略并非完美
面对未来I9及I17准则将加大投资损益波动等的情况,险资人士提出了权益投资的应对思路,包括降低回撤、运用衍生工具对冲、发掘并持有核心资产等。
长城财富资管公司副总经理沈志斌表示,在I9下如何做到零回撤或者进来降低回撤,是其长期思考的问题。他提出,一是股票配置选择行业和公司时,险资要控制波动,要从选择低波动、长期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的行业着手。二是更多地运用衍生工具,去对冲向下的波动。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查昆三表示,权益资产是所有资产中风险波动特征最大的一类,实践也证明权益投资长期收益是超越固收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权益资产的估值仍不高,随着供给侧改革、减税降费等改革利好企业ROE,对权益市场更有信心。不过,I9实施后险企如何进行权益投资,可能会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
中英益利资产总经理助理郑向纯认为,在市场波动阶段减少回撤,可能的一个方向是被动投资,即通过投资指数达到长期投资配置的效果。同时,有条件的保险机构可以在股权方面多增加一些配置,以减少对二级市场投资的依赖。
新华资产基金投资部总经理王勇认为,应对I9等形势的关键是找到市场中的核心资产。他认为,经历一季度的上涨后,今年从修估值修复的角度或者情绪修复的角度来讲的第一阶段已到了尾声。他认为,相较过去20年,二级市场未来几年可能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出现慢牛、结构牛,市场会有结构性的机会,而非全面开花。这个过程中,核心资产或供给极度有限的股权类资产,会始终成为投资的核心。因此,其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更倾向于核心资产,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找到核心资产,并在其上涨的过程中或者被发掘的过程中去持有。
工银安盛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李进则认为,保险公司为降低I9下损益波动而可能采取的“零回撤”、股息分红等策略,可能会使其权益投资束手束脚,错过市场上涨机会。他认为,分红策略是以降低波动而牺牲收益,预期收益率较低,因此其只能在权益资产配置中占一小部分,不能完全取代掉传统的权益投资,同时低波动等其他策略也不能完全解决I9财务报表波动的问题。
不过李进同时提出,保险是长期经营者,不应只关注短期利润。未来随着I9实施,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关注财报原因无法抓住权益市场机会,而在I9正式实施之前,行业可以尝试改变外界对于保险单一的投资收益率和盈利的评价看法,这或许才能从根本上降低I9对险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