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MSCI对所有纳入指数的上市公司进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研究和评级,ESG在A股上越来越受关注,ESG投资成为一种A股新兴的投资策略。
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ESG数据以自愿披露为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856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其年度CSR(社会责任)报告,较上年增长64家,有78家公司首次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
这种新的业态变化,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又面临何种挑战?
A股的ESG大数据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2019年9月,A股共有上市公司3681家。这意味着,仅有约四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选择自愿披露ESG数据,A股上市公司整体披露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
那么A股上市公司的ESG水平如何?
来自Wind“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综合评级(商道融绿)” 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沪深300成分股中,ESG综合评级中,A-(4只),B+(59只)、B(79只)、B-(117只)、C+(37只)、C(4只)
其中,ESG综合评级中,4家最高评级A-,分别为中兴通讯(000063.SZ)、康弘药业(002773.SZ)、金风科技(002202.SZ)、中国神华(601088.SH)
4家最低评级C,分别为爱尔眼科(300015.SZ)、申通快递(002468.SZ)、绿地控股(600606.SH)、新城控股(601155.SH)。
投资者最关心的是,ESG综合评级对这些股票收益影响几何?
仅从上述沪深300成分股的ESG综合评级数据来看,A-(4只)、B(79只)、C(4只),在今年年初以来至9月19日,股价平均涨幅分别为43.34%、25.26%、40.13%。
简单来看,沪深300成分股中,ESG综合评级最高的A-,今年以来股价平均涨幅最高,但是今年以来ESG评级为C级的股价涨幅高于B级。所以,ESG评级并未对股价涨跌幅起到关键作用。不过,由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都是权重较大的股票,上述ESG综合评级最低也有C级,A股一些ESG评级很低的股票并不在其中。
总的来说,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认为优异的ESG评级未必能指导投资人在二级市场上取得好收益,但认为从长期来看,ESG责任投资可以比较有效地避免投资踩雷事件。
受访人士指出,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缺乏自主披露的意愿。事实上,推动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完善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吸引更多资金投资,包括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ESG责任投资的选择难题
“责任投资”逐渐被引入国内买方机构的投资策略。
“ESG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提法,从公募投资的情况来看,ESG是重要的一个投资参考指标,公募基金经理在投资中会适当地去考虑ESG的因素。从投资收益来看,ESG做得好的企业,一般来说国家的长期资源因素比较好,投资收益也会相应提升。”9月19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高层表示,几年前,责任投资理念对该公司来讲还是很陌生的概念,但现在公司正逐步从组织结构、投研体系,到整个投研系统都全面践行责任投资,并在这方面配备力量。
事实上,ESG绩效被认为是识别企业高品质的重要指标。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通过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公司股票投资收益、公司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与股票风险呈现负相关;通过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债券违约几率相关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ESG 表现和绿色表现越好,企业违约概率越低,债券收益率越高。
不过,并非所有的投资机构都认可ESG对投资有益。
“ESG项目选项太高大上了,一般私募都不会考虑。大家主要还是考虑二级市场的获利情况。”一家私募公司负责人坦言。
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目前推行ESG责任投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ESG数据的缺乏。与财报中的数据相比,目前市场上的ESG数据,大部分都是分散的、不连续的,大部分数据难以量化。
来自基金业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当前发展ESG投资的主要障碍,主要集中在缺少规范的ESG信息披露规则、上市公司ESG相关信息难以获取,信息不完整或可信度不高、缺乏客观公允的第三方ESG评价服务、遵循ESG可获得的价值不确定或不显著,动力不足等方面。”
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其中,信息披露问题是阻碍ESG投资最重要的障碍,包括缺少规范的信息披露规则,缺乏上市公司相关ESG信息。”
根据记者了解,机构投资者对当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主要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没有建立统一标准规范的ESG信息披露规则;二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不客观、不准确、不规范、不连续,质量不高、可信度低,定性描述多定量描述少,不足以支撑有效的投资决策;三是没有形成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上市公司ESG绩效表现难以测量比较;四是缺乏独立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计, ESG评级等第三方服务不够完善。
前述公募基金高层指出,其公司在进行ESG责任投资建设中,发现目前在责任投资方面面临几个挑战:第一,现在国内发行的绿色债或相关债券的成本相对其他债券较高、收益较低;第二,实际投资过程中涉及的支出要高于投一般债券的成本。比如,要增加对ESG的研究,就需要增加对人员的投入;第三,缺乏ESG相关的中介服务商或数据提供商。
在基金业协会调查报告中,对于第三方机构的ESG评价服务,机构投资者的态度为:55%的机构持认可态度,24%的机构持怀疑态度。
由于ESG数据不全,所以ESG投资目前主要集中于排雷策略。比如,对特定高风险行业的完全剔除,例如采掘业、煤矿开采等,对特定负面事件的重点关注,例如企业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财务造假、公司治理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