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今年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名单出炉:
322家公司拟入围 相比首批40家明显增加
近期,全国股转公司依据4月30日前基础层挂牌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报等情况,按计划开展了2022年第二次创新层进层实施工作,经挂牌公司自查、主办券商核查、全国股转公司初筛等程序,于2022年5月17日发布2022年第二批拟调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以下简称“第二批拟进层公司”)初筛名单,共计322家公司入围。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三板启动分层制度改革后,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名单初筛共322家,相比第一批的40家明显增加,这也意味着北交所“后备军”大幅增加。
“第二批企业顺利进入创新层后,创新层企业数量将突破1500家,或掀起新三板挂牌企业冲刺北交所上市高潮。”常春林称,待6月份、9月份再实施2次进层调整工作后,创新层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据了解,2022年3月份,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实施修订后的《分层管理办法》,将创新层进层频次由每年1次调整为每年6次,其中上半年2月份至6月份逐月实施,下半年9月份实施一次。按照修订后的《分层管理办法》,创新层进层条件共设四套标准,分别侧重净利润、收入增长、研发投入、市值等条件,具体指标与北交所上市条件既紧密衔接,又拉开梯度,体现了层层递进的市场格局。
从净利润、收入增长标准来看,第二批拟进层公司中,共计308家公司拟依据净利润或收入标准进层。数据显示,308家公司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3.70亿元,平均净利润3001.61万元,较已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分别高53.90% 、200.1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7.45%,较已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高出10.61个百分点;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47%、43.68%,较已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分别高出15.06个百分点、33.19个百分点。
进一步梳理发现,上述308家公司中,有221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近5成公司净利润超2500万,盈利超5000万的47家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和近两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40%,呈现出高盈利、高成长特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
从研发投入标准来看,第二批拟进层公司中,有2家从事电子设备制造的公司拟依据研发投入标准进层,且均已按要求披露相关公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意见,其中1家公司研发费用超9000万元,已满足北交所上市的研发标准。
从市值标准来看,第二批拟进层公司中,有12家公司拟依据市值标准进层。其中多为新药研发、光伏发电、新材料生产等高新技术企业。
第二批拟进层公司初筛名单发布后,全国股转公司将根据异议情况,对初筛名单进行调整,并在履行规定程序后做出正式进层决定。
据了解,本次分层调整工作启动以来,全国股转公司克服疫情影响,通过在线答疑、远程报送等多种方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得到市场各方积极响应。全国股转公司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全力支持市场各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发行融资、年报披露等工作推迟的公司,可以参加6月份开展的进层实施工作。
在常春林看来,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名单仍以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主,多数企业获得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或者省级专精特新称号,研发费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
“今年创新层家数或将创历史新高,突破1600家将是大概率事件。”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创新层进层频次的增加、创新层企业的扩容,北交所申请数量和排队家数将明显放大,北交所的上会、注册及上市速度也会明显提速,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资本市场舞台,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17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为90家,总市值达1891.24亿元。
常春林表示,北交所正处于扩规模、增效率阶段,随着北交所优质“生源”不断增加,上市节奏相比目前的一周两审,将进一步加快,或达到一周三审的节奏。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北交所“后备军”充足,满足上市发行条件的优质“生源”很多;二是北交所目前处于“提质增量”阶段,需要更多企业上市,使其达到沪深交易所的市场规模和体量;三是北交所已平稳运行半年,新制度也将陆续出台,不断趋于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