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间,银之杰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做出回复。此前,公司被要求说明2021年相关业务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控股子公司亿美软通在2021年大额计提商誉减值的原因,是否存在利用商誉减值进行跨期利润调节的情形。

多元化发展

未能显著提振业绩

据了解,银之杰的核心业务是金融科技服务,产品主要包括为金融行业提供软件产品及金融专用设备等。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1.88亿元,亏损约2.83亿元。主营收入构成中,移动信息服务占比51.64%,电子商务占比38.37%,金融信息化行业占比9.99%。

实际上,2014年之前,在银之杰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最高的业务为金融信息化,甚至曾达到100%。但从2014年开始,银之杰通过频繁并购踏上多元化发展之路,并逐渐形成了金融信息化、移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三大业务布局。

不过,从近年的财务情况看,多元化发展未能显著提振公司业绩,其“老本行”金融信息化业务也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银之杰营业收入分别为11.81亿元、13.9亿元、11.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491万元、2085万元、-2.83亿元。特别是2021年,公司金融信息化业务的营业收入约为1.18亿元,同比下降45%,毛利额为3097万元,同比下降72%。对此,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银之杰说明相关业务业绩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

银之杰表示,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中,金融信息化业务受大型银行客户订单波动性影响,营业收入较上年度有较大幅度下降,营业利润为亏损;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受电信运营商通道成本提升及行业竞争的影响,营业收入与毛利率较上年度均有所下降,营业利润出现亏损;电子商务业务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稳定增长,经营业绩保持稳定盈利。公司战略投资的征信、证券等业务期内对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约为-1501.89万元。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些企业多元化投资业务背后,实际并未在各业务板块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甚至有的多元化只是为了追风口和变相炒作自身股价,从而导致主营业务不实,业绩飘忽不定。”

大额计提商誉减值

收交易所问询函

早在2014年,银之杰斥资3亿元收购亿美软通100%股权,实现在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领域的布局。在2021年财报中,银之杰表示,根据《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因公司子公司亿美软通的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营业利润出现亏损,2021年度公司对亿美软通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1.32亿元。

这成为银之杰由盈转亏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重点关注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利用商誉减值跨期调节利润的做法。

银之杰在回复问询函时表示,2020年度未计提商誉减值、在2021年度大额计提商誉减值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实际经营未达预期,公司管理层基于实际经营情况及未来经营规划,下调了盈利预测指标,使得2021年商誉出现大额减值,不存在利用商誉减值进行跨期利润调节的情形。

柏文喜表示,上市公司正常的的计提商誉减值行为是必要合规的,也是真实反映公司运行状态的必要措施,但需要警惕的是,一些上市公司以此进行财务造假和股价操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