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8日,深市共有1883家民营企业,占深市公司总数的近七成,总市值超20万亿元,占深市总市值的近六成,深市民营企业广泛分布于30个行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深市民营企业业绩稳定增长,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深市民营企业积极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资本工具做优做强,已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群体的中坚力量。
稳增长势头明显
(相关资料图)
龙头企业“扎堆”
深市民营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动能稳健。深市民营上市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895.98亿元,平均营业收入36.06亿元,同比增长16.05%,实现净利润4297.96元,平均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5.6%,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
从已披露2022年年报或业绩快报的129家公司来看,深市民营上市公司2022年平均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8%,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8.24%。总的来看,深市民营上市公司展现出扎实的经营基本盘和稳健增长动能。
深市民营企业发展动能强劲,高质量发展态势延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3月8日,深市有194家公司主动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其中包括105家民营上市公司,占比54.1%。多家民营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发展态势,例如,亿联网络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8.29亿元、净利润21.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08%和35.15%。深市民营上市公司整体发展动能强劲,高质量发展态势延续。
深市民营龙头企业“扎堆”集聚,高质量发展群体显现。截至2023年2月28日,深市民营上市公司中有416家市值都超过100亿元,占民营企业总数的22.09%。其中,市值介于100亿元至500亿元的有369家,市值介于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有27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有20家。
“东方财富自2010年上市以来,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公司立足打造一站式互联网财富管理财富生态圈,坚持守正出奇、稳中求进,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75.9%,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116.1%。”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财富董事长其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12月份东方财富的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
直接融资渠道畅通
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民营企业已成为深市直接融资市场最主要、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IPO、再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8日,深市1883家民营企业IPO融资合计1.16万亿元,其中,2022年以来,深市民企IPO融资金额合计1814.81亿元。2022年以来,深市公司共实施再融资270家次,融资金额共计3678.02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实施再融资204家次,占比76%,融资金额2556.01亿元,占比69.5%。
受益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等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和稳定运行,深市直接融资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再融资方面,2022年以来截至2023年2月28日,深市民营企业共计实施再融资204家次,融资金额共计2556.01亿元,其中,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可转债实施家次占比分别为69.61%、30.39%,融资金额占比分别为80.89%、19.11%。深市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再融资工具,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制造业民营企业再融资金额达2174.69亿元,占比85.08%。深市中小民营企业充分享受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便利,再融资实施完成的公司中,有近四成为市值低于50亿元的民营企业,有效助力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IPO方面,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以来,截至2023年2月28日,创业板新增民营上市公司368家,IPO募集资金3280.98亿元,平均募集资金8.92亿元。其中,2022年创业板共新增133家民营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1518.59亿元,平均募集资金11.42亿元,较2021年增加62.22%,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近年来,资本市场持续完善再融资制度,丰富融资工具,让优秀企业吸纳资金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活动,同时激活资本市场活力。”全国政协委员、江丰电子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姚力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江丰电子上市以来通过发行可转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激励了员工,提升了员工积极性与幸福感。未来,公司将根据最新的融资政策和工具,视发展情况合法、合规、合理使用,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并购重组加速产业升级
股权激励激发内生动力
深市民营上市公司积极利用并购重组实施转型升级,剥离“低效”资产,实现做优做强。2022年首次披露重组方案45单,已披露交易金额202.37亿元;其中,36单为资产收购,涉及交易金额379.43亿元,9单为资产出售,涉及交易金额152.09亿元。
境内并购和产业整合为主,估值更趋理性。从并购地区来看,36单资产收购案例中,31单为境内并购,约七成交易目的为横向整合或战略合作,深市民营企业专注境内强链、补链整合并购日渐增多。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要求重组标的需符合创业板定位或者为上市公司的同行业或者上下游,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市场并购重组回归发展主业本源。36单深市民营企业并购资产的已披露的评估增值率平均值161%,企业并购价格渐趋理性。
资产出售助力优化资产结构。45单重组方案中,9单为资产出售,上市公司积极主动“纠偏纠错”,聚焦主业、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现金流量、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2022年,深市民营企业推出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合计485单,较上年增加20单,涉及股份70.75亿股,较上年增长8.10%,数量和规模均稳步增加。2022年,深市民营企业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平均有效期为4.57年,有效期在4年以上的共302单,占比92%,延续了上年的较好态势;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平均存续期为4.08年,存续期在4年以上的共86单,占比55%,反映上市公司着力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助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作为创业板首单重组上市公司,润泽科技就是创业板并购重组政策变化的受益者,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初,公司通过重组配套融资的方式有力支持了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润泽科技董事长周超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周超男表示,未来润泽科技将合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根据经营及发展需要,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面发掘合适的机会,持续提升润泽科技在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