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上交所科创板正式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成功上市104家企业,企业总市值高达1.66万亿元人民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为高新技术企业们的发展保驾护航,仅仅不到一年的科创板,还是一个新生的孩子,然而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市值超1.6万亿 近一半企业盈利逾亿元
根据2019年年报及企业招股书,科创板上市公司首年发展态势良好。截至5月19日,登陆科创板的104家企业总市值已达到1.66万亿元。科创板企业总体营收呈向上发展的趋势,2019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489.98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13.92%,平均每家企业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其中,中国通号和传音控股已经实现营收超过百亿,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6.46亿元和253.46亿元。
在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都如虎添翼,盈利能力大大增强。从盈利规模来看,科创板上市企业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2.26亿元,较2018年增长25%,其中就有47家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占比达45.19%。此外,三友医疗、致远互联、光云科技、聚辰股份等47家企业2019年盈利介于0.5-1亿元之间。上市企业总体盈利能力的增强,反映的是国家设立针对性极强的科创板给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可观的成长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仅从2020年初到5月15号,就有87家企业申请冲刺科创板了,同一时期在深交所创业板等待排队的有65家企业。
科创企业依靠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营收增速提高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整合发现,104家科创板公司中,2019年营收增速在0%-20%以内的有40家,20%-40%有35家,增速在40%以上有17家。增速最快的前三名为
睿创微纳、特宝生物、成都先导。结合2018年的数据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总体呈放缓趋势,但部分企业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提升。2019年,有8家企业营收增速超过50%,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100%。
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上述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共同原因为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并且不断扩展自身销售规模。上述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的前三名企业皆为高新技术企业,注重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得到政府支持。结合2019年数据来看,104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比5%以下的有20家,5%-10%的有32家,10%-15%的有24家,15%-20%的有15家,研发占比20%以上有11家。上述公司研发占比平均为11.7%,研发投入金额总计118.06亿元。2019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总额较2018年增加27.59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平均值较2018年增加1.22%。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科创板上市公司十分重视科研水平,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此外,科创板上市公司销售规模不断增长,积极开拓市场,规模化效应下营收、净利润增速明显提高。
行业类别增多 规模持续扩大
从所属行业或领域类别来看,登陆科创板的上市公司中,已明显划分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属制品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凭借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以及政策支持的东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一领域作的规模开始不断壮大。截止2019年,该领域在科创板行业类别中其所属企业数量最多,有24家企业,占比达23.08%,该类别企业总市值达4838.83亿,占比第一。此外,这24家企业盈利能力也是遥遥领先,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530.42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56.65亿元。
需求强劲带动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在科创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科创板自开市以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截至目前,该类别共有19家企业,总市值达3351.5亿元,在各行业中居于第二位。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该行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科技是第一生产能力。”科创板《实施意见》显示,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随着自身科技水平提高,研发投入加大,开拓自身市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队伍有望继续壮大,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