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间,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567,以下简称“孚能科技”)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孚能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2.23亿元,同比增长495.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亿元,上年同期为-2.2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2.14%。

单看二季度,孚能科技营业收入为36.93亿元,同比增长623.66%,环比增长141.53%,创下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同期归母净利润为8475.1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360.5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财报中,孚能科技将“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且亏损同比收窄”归因于动力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公司产品量价齐升。具体包括:

(1)公司对产品销售价格进行了上调,与主要客户形成了新的定价机制,新定价机制更加科学反映并传导上游原材料波动。自年初开始,新的定价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2)公司订单饱满,镇江工厂一期、二期完成产能爬坡,产能利用率提升,产品交付能力显著增强,产品产销量实现显著增长。

(3)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速向奔驰集团客户供应产品,实现产品产销量显著增长。

(4)公司规模效应释放带动生产制造环节效率提升。同时,公司管理进一步优化,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72百分点和13.24百分点,费用率下降使得盈利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另外,孚能科技也解释了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的原因:

由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导致股份支付费用较多,上半年孚能科技股份支付费用为1.95亿元;

同时,因为上半年公产销规模大幅扩大,镇江工厂二期产能爬坡过程中产生电芯不良品,主要客户对公司产品要求较高,产生部分未满足主要客户要求的产品,因此孚能科技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77亿元;

此外,镇江工厂二期规模效应尚未充分显现,报告期内费用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与优质客户共进 产能急速扩张

动力电池产品需求有多旺盛?在财报中,孚能科技也给出了答案。

优质客户资源是营收与订单增长的主要动力。凭借技术领先性、产品高性能等优势,孚能科技已获得国内外顶尖整车客户认可,连续获得客户长期订单——不仅原客户加量订单支持,更有诸多其他潜在合作客户对接。

今年以来,孚能科技持续为奔驰集团、北京奔驰进行批量生产和供货,覆盖多个车型,包括EQS、EQE和新款EQA、EQB等。

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打入戴姆勒供应链之后,已获得后者9亿元入股。从双方协议来看,2021-2027年,孚能科技总计将为戴姆勒配套140GWh的动力电池——这大约相当于280万辆纯电动车的电池装机量。据此计算,平均每年孚能科技对戴姆勒的供货规模可达20GWh,相当于每年供应约40万辆电动车的锂电池。

并且,在孚能科技8月16日披露的调研纪要中,该公司也透露,与奔驰签订的补充协议约定,奔驰将购买公司1.5亿美元货物,其中部分款项已体现至二季报,奔驰产品收入在公司二季度收入的占比也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而与广汽的合作,则是孚能科技推进动力电池业务全球战略的另一块重要基石。

财报显示,该公司已与广汽开展多个平台及车型项目的合作,其中包括AionV、AionSplus以及AionY等多款重点车型,双方合作有望拓展到广汽集团同系车企以及关联车企。

持续拓展的客户、不断增加的供应车型,都为孚能科技的扩产计划再添上一份助力与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孚能科技出货的基地主要为赣州5GWh项目及镇江一、二期(各8GWh)项目。

其中,镇江二期项目已如期爬坡完毕、实现满产,良率已到达预期水平,孚能科技预计,三季度,该项目在规模上有望迎来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值得一提的是,预计今年年底,该公司镇江三期也将开始爬产。

此外,就在8月初,孚能科技宣布,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就“孚能科技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其中,一期规划建设18GWh新能源电池项目,初步规划为生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产品,预计今年年末或明年开始建设动工,;二期规划建设12GWh新能源电池项目。

孚能科技也在半年报中表示,这一项目将为公司未来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先进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化提供产能基础。总体来看,孚能科技一季度出货量达2.4GWh,二季度为3.5GWh,换言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出货量达5.9GWh。随着四季度镇江三期产能部分投产,机构预计,孚能科技年底产能可达22GWh。

“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

孚能科技不仅是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三元软包电池的公司,还是业内最早确立以三元化学体系及软包动力电池结构为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向的企业之一——从对市场方向的把握,以及技术路线的判断上也能看出,孚能科技具备较强的前瞻性。

实际上,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为全球锂电池行业资深科学家。自90年代起,王瑀博士便投身锂电池产业研究,研究范围覆盖整个产业链,包括锂电材料、设计、生产工艺、设备等多个环节,同时还发布了多篇学术文章。

在王瑀博士的带领下,孚能科技始终保持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前沿研究领域的密切跟踪,秉持着“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研发思路,该公司的技术储备也在不断增进。

半年报显示,目前,该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正针对未来锂电池发展的方向,实施多项前沿技术开发。在纯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新化学及电化学体系储能技术等领域,孚能科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其一,下一代车用软包动力电池包系统方面,孚能科技新一代车用软包动力电池包系统即将进入产业化,相比于现有技术,新产品系统体积成组效率提升30%以上,电池系统结构零部件减少30%以上,成本大幅降低。

其二,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量产,目前已少量送样330Wh/kg的半固态电池产品,并已获得良好反馈。

在保证产品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前提下,新产品充电时间由之前的42分钟缩短到18分钟(充70%电量),产品的功率特性与循环寿命(>3000次)。该技术已通过美国的第三方相关认证,未来,随着公司新生产基地的建成将逐步量产。该技术还将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孚能科技也已借此荣获“美国USCAR2020年度团队成就奖”。

其三,钠离子技术方面,孚能科技也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与现有技术水平相比,钠离子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能量密度与磷酸铁锂体系基本相当,低温放电性能相比磷酸铁锂体系大幅提升。

眼下,该公司的钠离子电池开发将逐步进入产业化,相比磷酸铁锂体系,预计量产后的钠离子电池产品成本可降低30%以上。

其四,锂离子电池快充技术方面,孚能科技超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项目开发高比能,超快充(10min可充70%电量)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从能量密度、快充能力角度来说,该产品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其五,为保持技术的持续领先,孚能科技也已储备了350Wh/kg的动力电池技术,且正在研发400Wh/kg的动力电池。

上述这一条条研发成果,也应和了孚能科技内部流传的那一句话,“追求能量密度、产品高安全可靠性和全球适用性是我们永续的科研目标”。

把握行业趋势 布局触角探向储能

双碳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应用已开始逐步向储能领域延伸,电池厂商的业务版图也跟随向储能探索——紧跟行业技术动向的孚能科技自然也不会落后。

就在2021年底,孚能科技成立了储能事业部,而中标中国铁塔的应急换电电池采购项目被公司视为迈向储能业务的第一步。彼时,在2021年度暨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孚能科技总经理王志刚透露,除中国铁塔外,孚能科技的储能业务也正在与部分地方政府合作以及一些央企背景公司推进合作。

如今,孚能科技储能业务也已开始逐步贡献收入。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储能电池系统合同收入达366.60万元。

该公司透露,目前储能业务“全部针对大储能的市场”。在主打产品三元软包电池之外,该公司在方形铁锂产品上也有布局,主要便是针对储能方向。目前,产品已开发完成,并开始与客户进行沟通,向客户送样产品。

此外,孚能科技表示,下一步将布局建设储能厂。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芜湖二期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规划为6GWh,预计2023年四季度投产,主要应用领域为大型储能系统。得益于此,孚能科技的储能业务布局有望迎来新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动力电池厂商利润空间承压,而如今原材料成本影响如何、动力电池公司是否能够顺利传导压力也依旧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从文初表述中可以看出,上半年孚能科技已顺利向客户涨价。

而在日前披露的调研纪要中,该公司补充称,与部分海内外客户有价格浮动机制,联动机制只有金属价格,原材料的变动可以很快传导到价格上;而国内客户的售价则会综合考虑成本,定期也会有所波动。

此外,碳酸锂供需上,孚能科技认为供应仍然相对比较紧张,“明年也看不到可以大幅改正的迹象”。不过,明年可能将迎来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澳洲和南美一些矿企开始出货,二是其他产品开始逐渐投入市场,例如钠离子电池——孚能科技指出,虽然短期内,这些因素在量上不会改变碳酸锂供需情况,但从市场情绪方面而言,有望为公司带来有利影响。

展望三季度,在多方面因素的助力之下,孚能科技也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该公司预计,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充分、出货情况及客户需求较为稳定。利润方面,规模效应进一步改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可以支持较好的利润率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