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3日讯,9月3日,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财联社主办,科创板日报、鲸平台协办的“零碳地球双碳产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在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巨头竞速下,新能源汽车赛道越发火热。在论坛上,财联社旗下科创板日报新能源部行业副主编曾乐主持了“新能源汽车驱动‘新’未来”的圆桌,并邀请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中汽协上市公司分会创始秘书长龚敏,华安证券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宋伟健进行了交流分享。


【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驱动“新”未来圆桌现场

宋伟健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到了目前的27%,传统的通过增加汽车车型来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各个汽车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差异化竞争点,汽车的智能化就成了车企军备竞赛的新战场。

结合产业链,汽车智能化主要分为感知、决策、执行,在执行层面需要软硬件结合,这一部分主要由传统供应商承担,但是在感知和决策层面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量市场。

宋伟健在新能源汽车驱动“新”未来圆桌现场

宋伟健表示,感知体现在数量和种类上的提升,如摄像头数量的增加,搭配各具特色的激光雷达形成不同解决方案。无论从整体效率上,还是体验角度,随着汽车智能水平的提升,人工智能在各类传感器的介入也越加深入。在决策上则体现在软件和算法的要求上,汽车智能化等级与软件、算法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呈正比。

随着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推进,整个软件成本将高达40%以上,智能化对于车企竞争至关重要。

龚敏则提到,智能汽车商业化的“赚钱效应”是明显的,如无人驾驶在重型卡车上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人工驾驶,不仅省去了人工成本,降低交通事故概率,由于智能驾驶的匀速行驶,对重卡油耗节省十分显著。目前来看,国内无人驾驶商业化已经逐渐扩展,包括码头、矿山等封闭场景化的地点都在推进。

龚敏在新能源汽车驱动“新”未来圆桌现场

不过龚敏也提到,在目前智能驾驶的发展中,存在界定不够清晰的问题,中国在混动汽车、纯电汽车,包括氢能、无人驾驶的应用处于世界领先。但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存在追责主体不明的问题,对此,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先行先试。

对此,宋伟健表示,在智能驾驶L1到L5的分级当中,比较明确的是,L1和L2作为辅助驾驶存在,责任主体在驾驶员,L4和L5作为完全自动驾驶,责任主体在于汽车,但作为L3的自动驾驶则界定比较模糊。因此产业链层面,车厂在对自身自动驾驶技术定位也存在模糊的情况。在过渡阶段,如果政策法规能更加明确,对自动化的推进也有更大的帮助。

提高汽车行驶安全,如何在成本和安全方面做到最优解?

龚敏认为当前有两个解决路线,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技术路线,给汽车搭载各种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加强汽车智能系统的算法和深度学习能力去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另一种是车联网、大数据的形式推进车路协同。但总体来说,龚敏认为车路协同的前景更加广阔。

宋伟健则指出要从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整个算法的提升入手,目前来看,智能驾驶通过深度学习在节省人工成本上存在巨大优势,例如当下算法应用当中成本占比达70%的特征值标注,可以通过自动化进行的算法替代。另外就是在数据融合层面提升体验感,在不同场景,众多传感器数据传输中,通过人工智能优化模拟达到最佳的效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