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经济的巨轮在高速的科技发展中乘风破浪,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信息在保护创新、提升创新效率方面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因此,与知识产权数据、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相关的产业正迎来一波强劲的时代红利。
(资料图片)
资本的支持也证实了这一点。
2007年,成立于新加坡的智慧芽横空出世,为全球的科技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提供知识产权数据服务。成立后的几年内,智慧芽接连获得多家明星资本加持。2021年3月,智慧芽完成3亿美元E轮融资,获得腾讯投资和软银愿景基金二期联合领投,CPE(中信产业基金)跟投,红杉中国、顺为资本和祥峰投资等老股东继续加持。目前,智慧芽已成功跻身全球独角兽行列。
此时,带领智慧芽在知识产权领域迅速“开枝散叶”的张济徽年仅39岁,对于企业家而言,这正是一个“年轻气盛”的黄金时代。在张济徽身上,这种鲜活的生命力体现在他在大多数场合都总是自在地穿着最舒适的T恤与运动鞋,更体现在他对于创业、创新的巨大热情与探知欲。
创新是一场永恒的探险
张济徽选择在知识产权领域内创业的理由很实际,曾经,他也为了这些艰涩难懂的专利文件而焦头烂额。
2006年,彼时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生物工程的张济徽获得一个机会,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当交换学生,并同时在当地一家医疗科技起步公司实习。当时,这家公司要花100万美元收购另一家公司的13项专利,作为实习生兼唯一员工的张济徽负责进行尽责调查,但他随即发现,“这些专利文件恐怕连研发者自己都看不懂”。创业的种子从此在他心中发芽,“如果我能将专利信息平民化,让高校生都看得懂,那很有意义。如果我能设立一个平台,让全球有专利的人跟须要买专利的人在那里对接,也很酷吧。”
从实习生的一个想法到独角兽企业,张济徽带领智慧芽走过了15年,并构建起了强大的围绕知识产权和研发创新的数据服务产品体系。在与如此丰富的人类智慧成果打交道多年后,张济徽对何为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人会很佩服从0到1的创新,比如我一下子创造了一个人家从来没有见过的伟大事情。但并不是从0到1才是创新,更多的创新其实是在一个系统化的建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通过对基础知识、基础工具、基础情报的整合,让更多的人可以站在已经研发出来的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迭代创新。”
做创新企业的陪伴者,这是智慧芽从一而终的初心。张济徽说,“我需要给用这些数据的人提供解读数据最好的工具,这些工具能让大家更敏捷地达到目的,更好地协作,同时构建起一个创新生态。”同时,他也在内部信中风趣地提及,“我想在所有人用技术创新世界时,我是他们背后的那个《007》电影里的Q博士。”
带着这股服务创新的初心和冲劲,智慧芽在今年迎来了一次变化颇大的品牌焕新升级。张济徽表示,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对于科技创新相关数据的更多需求,他们发现需要全方位创新数据的行业和企业越来越多,智慧芽服务的场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接近创新者本身。在全新阶段,智慧芽将着重为知识产权人群、研发人群、生物医药人群和科技金融人群提供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并将多年积累的数据产品和生态服务能力,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
服务专家需要成为专家
在品牌升级后的一封内部信中,张济徽写道,“创业不就是一场永恒的探险吗?”目前而言,智慧芽在全新领域进行探险时遇到的难题,或许在于如何精准洞察市场需求。
张济徽提到,在智慧芽的全球客户中,20%左右都来自生物医药垂直领域。他们不断地提出更多新需求,需要靶点数据、管线数据、临床数据,这些专业数据跟专利结合起来,就能变成至关重要的信息和洞察。
他直言,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客户的需求非常专业,也因此需要以更专业的产品来为其服务。然而,作为第三方服务企业,智慧芽如何更好地探查客户需求呢。张济徽的答案很简单,“首先让自己变得专业。”
他介绍到,“我们的生物医药部门有着非常复合的背景,第一是我们比较擅长的知识产权领域人才,第二,生物医药的博士也是标配,第三还有人工智能的专家。这些人既懂专业,又懂技术,还懂产品,这些复合型人才在一起进行交流碰撞,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张济徽坦诚表示,这个过程其实非常艰难,但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行业发展和的潜力和对数据信息的需求,“我们今年宣布全面进军生物医药行业,但实际上在这里面的储备,包括我们的生物医药的团队和产品已经在公司有多年的基础,厚积而薄发。”
张济徽强调,智慧芽的底层基础仍在于数据,但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场景中的人对数据的需求实际上大不相同。因此,他希望开发新的产品矩阵来满足市场所有需求。他将智慧芽定义为“大数据加工厂”,“我们会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对数据打上不同的标签,识别出这些数据到底能做什么,解读数据之中的关联,更好地去挖掘、提炼它的价值。”
连接全球,创新仍然无界
早年间,智慧芽的重点市场在海外。张济徽也表示,无论是知识产权还是SaaS服务,海外的市场都相对成熟,客户认知度也更高。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目前,智慧芽海内外市场的比例已经各占50%,国内市场的增速甚至更高。
今年8月,智慧芽首次发布了“中国研发指数CIRD”(以下简称“指数”),用于衡量中国研发活跃度。数据显示,2022年7月中国研发指数CIRD录得120.8,即当月中国研发创新活动的整体体量相比去年7月同期达到120.8%,同比增长20.8个百分点,相比2022年6月中国研发指数107.2,7月活跃程度提升12.4个百分点。从整体趋势看,中国研发活动进入稳健增长周期。
通过数据对比,张济徽称,从中国与美国、欧洲等国家的研发活跃度来看,中国无疑是世界范围内活跃度最强的国家之一。
在这次品牌升级的过程中,智慧芽更换了新的LOGO。张济徽在内部信中说道,“这个新LOGO是我在设计师们给出的无数设计稿中一眼看到的。它代表了‘水滴’和‘融合创新’。展示了不同数据、信息、系统、人、领域、场景之间通过融合创新的图景。”
“融合”是张济徽多次公开提及的理念,他认为数据的连接尤为重要,创新要在互相借鉴的过程当中才能有很多新的发现。
事实上,受到近两年经济周期波动、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海内外经济、产业、供应链“脱钩论”甚嚣尘上,引起众议纷纷。但对于全球的技术进步与技术融合,张济徽始终报以积极的态度。
“很多人会问我们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你们这个知识产权的数据为什么可以做到覆盖全球,其实知识产权的数据,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全球开放、没有国界的。中国的企业不光要在中国申请知识产权,还要去海外申请知识产权,目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开拓业务。”
他认为,从中国企业申请国际专利的数据趋势上看,国际间的技术流通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毕竟人类科技发展的步伐始终向前,创新可以突破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