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28日讯(记者 徐红)“我们的新冠相关订单一直在增长,很可能明年新冠业务的收入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高。”在28日的一场媒体交流中,药明生物(02269.HK)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这样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的提问。
而就在前一晚(27日),药明生物刚刚更新了进展,显示进入下半年后,公司继续保持了业务的稳定增长,并连续新签订多个早期和后期项目,预计2022年全年将新增120个项目。
“尽管有来自大环境的压力,但我们依然不改2022年收入和利润双双保持同比增长47%的目标。”陈智胜博士再次重申。
这是继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之后,又一家药明系CXO龙头希望用业绩打消市场对行业景气度的疑虑。此前,药明康德公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着不错的增长,其中第三季度更是首次实现收入超百亿。
已经公布的多数企业三季报显示,截至目前CXO基本面维持向好,但也有分析认为,近期板块小幅回暖更多是因前期下跌充分,CXO是否真正走出低谷,或还有待观察。
▌药明生物:新冠相关订单持续增长
疫情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疫苗、IVD、CXO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的发展,但从A股疫苗及IVD企业半年报中可以看到,行业红利有收尾的迹象。
今年上半年,拥有新冠疫苗产品的康希诺(688185.SH;06185.HK)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8.69%,康泰生物(300601.SZ)同比下降64.19%。从持股科兴中维15.03%的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的半年报中,也能看到科兴上半年新冠疫苗销售较去年同期在下滑。
IVD行业里,全球IVD龙头企业罗氏最近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新冠诊断业务首次出现了销售额同比下滑。罗氏甚至直言,“在第三季度,(境外)市场对于新冠检测的需求完全消失”。
反映到国内市场,同样有多家企业出现业绩下滑。如境外营收约占七成的东方生物(688298.SH),虽然在上半年营收依然非常可观,但增速为11.43%,较去年同期的670.63%已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东方生物的净利润也同比降低了18.34%。
对CXO行业的影响虽然还未在业绩上体现,但因为需求不及预期,早前已经有海外的CXO厂商被疫苗生产商取消订单。因此,国内CXO企业的业务进展也紧紧牵动着市场神经。
对于药明生物来说,虽然非新冠业务才是公司的基本盘,但目前新冠相关业务占比还是较为可观。最近的一场电话交流显示,去年公司录得约30亿元的新冠相关收入,今年上半年在20亿元左右,全年预期30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接近20%。
截至2022年上半年,药明生物在手新冠相关项目约35个,从在手订单情况看,此前市场预期到2023年,公司新冠相关收入将降至10亿元左右,业绩增速由此或略微放缓,全年增速降至30%-40%左右。
但为何新冠检测、新冠疫苗接种需求都在下降,公司的新冠相关订单却还在增加?对此,陈智胜博士表示,药明生物以新冠中和抗体项目为主,只要出现新的病毒变种,制药企业就需要根据新的变种研发新的中和抗体,“客户有研发需求,我们就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中和抗体对病毒还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我们预计可能还有更多需求。”陈智胜博士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再生元新冠中和抗体收入达到75.74亿美元,礼来也有22.39亿美元,全球销售额累计超百亿美金,市场规模并不小。
从需求看,虽然在价格与使用便捷性上还比不上小分子口服药,但中和抗体也有其刚需,比如对于有免疫缺陷的人群,如需要服用抑制免疫药物的器官移植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人群、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等,这部分人群无法通过注射疫苗来得到基础防护,因此需要新冠中和抗体药物。
▌Q3业绩整体向好,不乏超预期表现
进入10月,A股CXO概念回暖明显,板块持续走强。对此,有分析指出,此波行情主要还是受益于近期医药相关政策边际的改善,市场情绪得以修复。
但就行业本身而言,CXO其实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包括生物医药产业一级市场融资拐点是否到来,疫情过后龙头能否继续保持业绩的稳健增长等。
本周,有药明康德、泰格医药(300347.SZ)、凯莱英(002821.SZ)、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从中可以看到,在整体向好的同时,这些企业的表现出现了一定分化。
图|A股CXO企业三季报业绩(部分)
其中,比较超预期的是药明康德。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现营业收入283.95亿元,同比增长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增长107.1%。其中,在第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06.38亿元,这是公司历史上首次实现单季度收入超过100亿元。
据中航证券,报告期内,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受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影响,驱动公司收入大幅增长。当期,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43亿元,同比增长114.8%,是公司增速最快的一个板块。剔除新冠订单影响,公司常规化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3%。
相较之下,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的三季报可谓表现平平。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06亿元,同比增长5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9.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增长37.20%。
不过,让市场倍感意外的是,在三季报发布次日,泰格医药的股价却大涨超10%。对此,有私募研究员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或与海外大中型临床CRO Medpace三季报上调经营预期与2023年业绩指引有关。
据称,Medpace系以biotech企业为主的海外大中型临床CRO,在Q3业绩说明会上,公司一方面强调biotech企业需求恢复强劲,另一方面上调22年收入业绩指引26.1%-27.8% (前次业绩指引23.0%-25.6%)。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泰格医药与三季报同步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亦彰显了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信心。此次泰格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经换算后显示,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三年业绩增长的复合年化增长率在30%左右,略超市场预期。
低迷的市场大环境下,企业表现更易分化,并且也更为考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药明生物虽未披露三季报,不过公司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超出市场预期,下半年维持向好。在28日的媒体交流中,陈智胜博士指出,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对药明生物对抗市场周期波动大有帮助。“目前,我们有中国、欧洲、美国、亚洲其他市场(日韩等)四大板块,收入不依赖于单一市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