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月30日讯(记者 朱洁琰)近日,上海健耕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耕医药”)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作为器官移植领域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厂商,若健耕医药IPO成功,则将成为国内“器官移植第一股”。
据招股书,健耕医药成立于2003年,最初的主营业务为代理移植领域器械和试剂产品,直至2016年通过收购境外子公司LSI取得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线,后者的核心产品LifePort肾脏灌注运转箱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低温机械灌注类产品,被近40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家OPO或移植中心使用。
这笔收购在健耕医药的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资料图】
▌从经销商变身母公司 营收逐年递增
器官移植手术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术前配型、围手术期保存及修复、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及定期随访。每一阶段都需要用到相应的医疗器械产品,比如术前术后检测IVD产品、器官储存/转运器械产品等。
健耕医药的产品线包括了移植术中器官保存、运输、评估及修复的设备,移植医用配套耗材、体外诊断试剂,覆盖了器官移植术前评估、围术期处理、术后长期管理的全阶段。
从健耕医药的发展历程来看,2003年-2010年,公司主要经营器官移植领域医疗器械及免疫抑制剂的代理销售业务,2005年成为美国器官移植领域知名公司LSI的中国区独家代理商,协助LSI完成LifePort肾脏灌注系列产品在中国的注册及上市推广工作。
但仅仅依靠代理移植领域IVD试剂、免疫抑制药等产品,健耕医药的市场布局一直算不上太好。直到2016年,健耕医药大手笔地以8700万美元现金收购LSI公司,取得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线,打通器官移植手术所有环节。
从经销商变身母公司后,健耕医药手握LSI公司的LifePort转运系统,营收及净利润呈逐年递增趋势。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3月,公司营收分别为3.97亿元、4.21亿元、4.8亿元、1.14亿元;同期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14.84万元、5009.92万元、4996.30万元、1219.69万元。
具体看到营收结构,健耕医药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即LSI的产品),连续三年占到总营收的89%以上;代理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则是在8-10%区间波动。
▌器官移植市场痛点多 拟募资10亿元扩张业务
近年来,器官移植手术量总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前,全球器官移植手术量由2015年的12.74万例增长至2019年的16.64万例。在国内,根据《中国移植发展报告(2019)》数据,2019年我国器官捐献量和移植手术量分别为5818例和26121例,位居全球第二位;2015-2019年器官捐献量和移植手术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43%和19.53%,远超全球增长水平。
但新冠疫情对全球医疗系统造成较大影响,活体器官捐献数量大幅下降。在我国,2020年一季度后医疗系统即基本恢复正常运转,全年移植手术总量仍旧下降7.77%。
除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器官供体短缺也一直是该行业存在的痛点,国际器官捐献与移植注册数据显示,2020年底仍有超过34.54万名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2020年内至少有23103名肾脏移植等候名单内患者因未等到器官移植而去世。全球有逾266万名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尽管肾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但目前仅有5.65%ESRD患者能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
因此,健耕医药市场成长空间受到广泛质疑。从招股书中的募资用途来看,健耕医药正在谋划纵向和横向的扩张。
健耕医药拟募资10.23亿元,预计用于器官移植创新研发平台研发、肾脏移植设备的国产化和升级、肝移植设备及移植领域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及推广。纵向上,切入中游开发移植领域体外诊断试剂;横向上,向肝移植领域发起冲击。
另值得注意的是,健耕医药拟投资2亿元用于肾脏移植设备国产化项目上。其在项目情况里介绍道:通过收购LSI后的多年整合,公司境内技术团队已吸收整合了灌注压力和流量调节技术、大颗粒物质与气泡隔绝技术、低温维持技术等核心技术。2022年7月,公司已完成国产化研究型功能机的开发,在灌注安全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延续了原进口机器的优势,同时在低温维持技术、蠕动泵稳定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