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九大经典禅宗故事,发人深省!)
如果生活是禅,禅就像生活。简单而有意义,但值得品味、探索、研究和思考。喧嚣的世界,浮华的生活,复杂又容易迷失。如何才能达到“人人醉我独醒,人人迷茫我独醒”的状态?看禅故事,用心感受生活的智慧,是保持乐观和内省的好方法。
一:自伞自度
【资料图】
一个信徒在屋檐下避雨,看见一个禅师撑着伞走过,就喊:“禅师!普渡众生!送我一程怎么样?”
禅师说:“我在雨中,你在屋檐下,屋檐下没有雨。你不需要我花时间。”
信徒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我该走了!”
禅师:“我也在雨里,你也在雨里,我没有淋着雨,因为有伞;你淋了雨,因为你没有伞。所以我不花你,但伞我。如果你想被花,不要找我,请你要一把伞!”
说完就走了!
如果你有伞,你就不会淋雨。你像佛一样真实,所以你不应该被魔法迷住。我想让别人在雨天不打伞的情况下帮助我,但我平时找不到真实的自己,我想让别人来评判我。不需要自己的宝藏,想到别人就能满足吗?自理,自理,自理,一切,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
【人生智慧】禅师的大慈悲对凡人吝啬,不就是一把伞吗?至于喋喋不休?别借,别借。但仔细想想,还是很有意义的。禅宗语言中有如此深刻的教义,外行人也是如此。对于给予者,古人说:与其给人家鱼,不如给人家鱼。送黄金比冶金好。但是,这需要极大的怜悯,因为授人以鱼可能会断送自己的性命,而当别人掌握冶金术的时候,你可能会成为贫困户。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种奉献、正直和精神的状态。对于接受者来说,一方面尽量不要被鱼和金所诱惑,因为那是让你放弃追求更高层次的诱惑,大智慧是追求长远利益和利益最大化的人。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立足于我们能使用的东西。自力更生当然不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也不是拒绝前进的封闭循环。我们强调的是充分发挥我们的积极作用。在上面,所谓的自伞并不是教人如何花大力气做一把简单的伞,这样会得不偿失。因此,在保持知识产权严肃性的前提下,贯彻吸收、消化、吸收主义应该是最高境界。
二:草
三伏天,佛寺内大片草原枯黄。
“快撒点草籽!太丑了!”小和尚说。
“天气变冷的时候。”师父挥挥手:“随时奉陪!”
中秋节时,师父买了一袋草籽,让小和尚播种。秋风起时,草籽也撒落漂浮。
“好啊!许多种子被吹走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打走的大部分都是空,打散了也不能开枪。”大师说:“照着做。”
播种后,几只鸟来啄食。
“该死,种子被鸟吃了!”小和尚急着要跳。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了!”师父说:“让它发生吧。”
半夜里突然下起了阵雨,小和尚早上冲进禅房,大喊:“师父,这不好。很多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你跑哪去了,送哪去了!”师父说:“随缘吧。”
一个星期过去了,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绿草苗。一些以前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是绿色的。
小和尚高兴地拍手,师父点点头说:“和你在一起开心。”
【人生智慧】禅宗这段话有点意思。师父五从:任何时候,随意,随意,随意,随意,随意,随意,有很强的适应天气和自然的意识。这显然与我们熟悉的口号“与天斗其乐无穷,人定胜天”不符。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也叫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力量无穷。其实面对大自然,人类的力量是很小的。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和某些时候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看起来很辉煌。然而,从更长的时间和更广的空范围来看,这一成就是另一个巨大的失败。比如我们的很多大型水库在当时似乎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是几年后它们对周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果就越来越明显。有人说这是大自然的发威,惩罚和逼迫我们吞下自己种下的恶果。
当然,师父的五陪可以作为大家个人修养的参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到它的实际效果,而不仅仅是靠好的想象力和期待。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知道做不到的人,野心太大,只会惹事生非;那些什么都不会做,又骗又骗,又懒又堕落的人,只能带来自己的失败。所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周围环境、了解手段、会做事的人,才算是家。
三:月亮不能被偷
除了宣讲佛法,梁宽大师平时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小屋里,生活非常简朴。一天晚上,他在外面讲课回来,碰巧遇到一个小偷光顾他的茅庐。小偷看到禅师回来,心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用手空空,对小偷说:“你就不能找点东西偷吗?以为自己白走了,所以!把这件衣服穿在我身上!”
小偷抓住他的衣服逃跑了。梁宽大师一丝不挂,在月光下看到了小偷的背影。他无限感慨地说:“可惜,我不能给他这个美丽的月亮!”
【人生智慧】“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我。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自我宝藏。如果他能认出自己的宝物,为什么还要偷别人的?禅师不能送美月的遗憾,只是告诉世间众生,每个人都有佛性的宝藏,那他为什么要成为小偷呢?
四:路上小心
禅师凌迅在庐山归宗寺读书时,有一天突然想到下山,于是和归宗禅师告别。“你要去哪里?”禅师桂宗问道
精神训练如实回答:“回山里去。”
桂宗大师关切地说:“你在这里学习了13年,今天必须离开。我应该告诉你一些关于佛教的事情。等你收拾好行李再来找我。”
后来,禅师凌迅把收拾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禅师归宗。“到我面前来”禅师归宗道修行禅师听从了他的话,准备聆听他的教诲。
桂宗大师温和地说:“天气很冷,路上多保重。”
禅师顿顿在精神训练中悟出了一些东西。
【人生智慧】“天气冷,路上多保重”。如果把“天气冷”看成旅途中的艰辛、挫折、苦恼和坎坷,那么“路上小心”就是一种警示,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禅是如此普遍和简单,一句劝诫就能揭示禅。
五:这项义务
师太有一次看到侍者端着一个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拦住他问:“你去哪里?”
服务员回答:“去监狱大厅。”
石榴师傅不以为然地训斥:“看你手里的钵盂,我怎么不知道你要去斋堂!”
服务员问:“如果禅师知道,你为什么知道?”
石榴大师严肃地争辩道:“我是问你的职责。”
服务员一本正经地回答:“如果禅师问我的职责,那我真的要去斋堂了。”
听到服务员的回答,石榴大师拍手称赞:“你真的配做我的服务员。”
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职责,这是真的。很多人不能坚持做好本职工作,所以放弃、气馁、软弱都会导致苦恼。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地坚持我们的职责,不为事情感到高兴或为自己感到悲伤,我们就能在职责中取得一些成就。
六:无知的出现
一位禅师在谈禅时说:“禅可以打破人的无知烦恼。”
然后一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有什么烦恼。请问禅师,什么是无知?无知是怎么来的?”
禅师说:“你能问这么简单愚蠢的问题吗?”
此人顿时怒不可遏,自信满满地质问:“不回答就算了。为什么侮辱我?”
禅师笑着说:“这就是无知,无知就是这样产生的!”
【人生智慧】什么是无知?无知源于无知,是对佛教真理的误解,是贪、痴三害的根源。我们经常被愤怒、沮丧、烦恼等不良外力压迫,比如“无知之火”,这就是的由来。抛开一切,不执着于阶段,可以有效控制“无知”。
七:只有我一个人
一个人来问禅师易从:“请告诉我,什么是佛?”
易从大师说:“不要指天地。”
那人不明白,继续问:“为什么不指天地?你不是说万物同体,天地同根吗?”
禅师淡然答道:“因为只有我一个人!”
【生命中的智慧】佛陀原本的意思是智慧、圆满和觉醒,但是佛陀曾经说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也就是说,众生只要能深入修行,就可以成为觉醒。“自重”不是废话,而是一种注重体验和过程的姿态。
八:求人胜过求己
有一个人去庙里拜观音菩萨。几番叩首之后,那人忽然发现身边有一个人在顶礼膜拜,模样和祭坛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那人不解,轻声问:“你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回答说:“是的。”
这个人更疑惑了,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向自己致敬?”
观音菩萨回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智慧】“与其求别人,不如求自己”。这真的是的禅语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选择崇拜别人,羡慕别人的能力,把“求助”作为成就自己的重要砝码。众所周知,“与其求别人,不如求自己”。很多时候,人生的成功来自于个人的实践、自信和毅力。
九:解铃还须系铃人
从前,有一个人总是很沮丧。当他听说佛陀能消除一切痛苦时,他收拾行李去找佛陀。佛陀听了他的故事后,对他说:“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解放你。”
“然而,充满苦恼和困惑的是我自己!”那人不解地说。
“想想看,是谁把苦恼和困惑放在你心里的?”佛陀带着慈悲的微笑对他说。
那人沉吟良久,没有说话。
佛陀继续道:“谁放进去,就放出来。”
站在温暖明亮的阳光下,苦恼的人终于明白,自己的苦恼只是自己的坚持,只能靠自己去摆脱自己的诉求。
【人生智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生活中有很多烦恼和悲伤,都源于我们自己。就像无知之火,莫名其妙,无法形容。摆脱那些无知的烦恼,要靠自己,好知识的引导只能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