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8月2日讯(记者 徐红)从license-in引进多项资产到加强自主研发,在经历了前期的打基础阶段后,云顶新耀(01952.HK)迎来首个上市产品—依嘉®。
(资料图)
“而除了‘依嘉®’以外,在未来18个月里,我们还有望新增3款产品获批上市并迎来商业化落地。”在3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又给出这样一份时间表。
这3款产品包括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IgA肾病的全球首个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 ,其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中国获批。在感染性疾病领域,云顶新耀计划今年在中国提交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用于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新药上市申请。另外,在自身免疫领域,伊曲莫德(Etrasimod)也已经完成了III期临床试验,预计明年会递交上市申请。
▌依拉环素首张处方落地 销售团队已到位
罗永庆表示,2023年是云顶新耀转型升级、价值增长的关键之年,“依嘉®”在中国的商业化上市是公司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其已转型成为一家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依嘉®(依拉环素)由云顶新耀引进自美国Tetraphase公司,这是一款针对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俗称“超级抗生素”。2023年3月,依嘉®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近日又正式步入商业化上市,首张处方落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事实上,在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等限抗措施的推行下,近年来我国抗生素市场规模增长缓慢。但就是这样一片并不被人看好的红海市场,云顶新耀为何却选择逆势而上?
对此,罗永庆的解释是,虽然抗生素领域在很多人眼里缺乏投资吸引力,但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的增多,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眼下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感染临床的重点难点问题,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因此,能够对抗多重耐药菌的高端抗生素仍然是临床急需药品。“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为例,其中就存在着巨大未被满足医疗需求。”他说。
据统计,多重耐药抗菌药市场主要分为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和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抗菌药,2020年两者的中国市场规模分别为41亿元、189亿元。
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强效抗生素包括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商品名:思福妥® )三个(也被称为“三剑客”)。其中替加环素2022年实现销售额约20亿元人民币,而同期多黏菌素销售额在24亿元人民币左右。思福妥® 作为最新获批的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2022年则实现销售额约4.66亿元人民币。
而除了依嘉®以外,在抗感染领域,云顶新耀还布局了另外两款产品。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计划于今年递交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新药上市申请;另一款候选产品EVER206是一款更加安全的新一代多黏菌素,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启III期临床试验。
罗永庆将这三款产品称之为“新三剑客”,表示其临床定位就是对传统“三剑客”的升级换代,“依嘉®2021年在新加坡上市后,预计已替代80%的替加环素销量”。
不过,针对多重耐药(M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新药,在云顶新耀的依拉环素之前,已有再鼎医药(09688.HK)的奥马环素获批。两者同为新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同步上市是否会加剧市场竞争?
对此,罗永庆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作出回应称,依拉环素和奥马环素的获批适应症并不相同,后者是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ABSSSI)。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医院治疗中,联合用药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段,并且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抗生素的选择也可以不一样。因此,同一类药物并不一定就存在竞争关系,不是说用了一款药物就不用其他了。”他进一步解释道。
需要指出的是,产品获批仅是创新药价值兑现的第一步,后期的商业化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因此,作为一家成立还不到7年的创新药企,云顶新耀亦表示要有不一样的打法。
“有别于传统的人海战术,我们希望组建一支更加精干的销售队伍。我们的抗生素团队大概在180人左右,这里面75%以上都是有抗生素领域商业化经验的人,75%的人都是有既往在大的跨国药企的工作经历。有这样一支精干的队伍,就可以用比较少的投入、获得比较高效的产出。同时,我们也会用外部合作的方式来推动我们的商业化。”罗永庆表示。
就依嘉®的商业化路径而言,据称,这款产品未来首先瞄准的临床终端将是核心三甲医院,“因为这样的医院比较容易出现耐药案例”。
▌独家IgA肾病靶向药:年内完成多地注册申报
今年6月,云顶新耀股价在短短数日内暴涨曾引得投资者侧目,而催化剂则是诺华的一项巨额收购。
彼时,诺华宣布将以最高35亿美元的金额收购一家专注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Chinook Therapeutics,由于Chinook Therapeutics公司的核心管线是IgA肾病药物,因此该项收购也让IgA肾病概念迅速出圈。
在IgA肾病领域,云顶新耀在2019年与Calliditas Therapeutics公司签订独家授权许可协议,从后者引进了Nefecon(布地奈德迟释胶囊,商品名:耐赋康® ),Nefecon因此成为云顶新耀在肾科领域的主打产品,并于去年11月递交上市申请。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0%-40%,患者人群大概在400万-500万左右。
并且,IgA肾病多累及青壮年,危害极大,大约20%-40%的IgA肾病患者会在诊断后10-2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也就是尿毒症,患者最终只能依赖于透析或者肾移植才能够保存生命的延续。
“但不光是IgA肾病,现在在整个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领域,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IgA肾病的传统方案往往就是RAS抑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一些非对因治疗手段。而耐赋康® 是全球第一款获FDA批准上市的对因治疗IgA肾病的药物,也是我们肾科走在最前面的、最接近获批的产品。”云顶新耀首席医学官朱正缨博士谈到,并表示,云顶新耀的肾病管线还有EVER001等其他产品,目前正处于早期研发阶段,靶向的适应症则是不同的肾小球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抗感染还是肾科,相比肿瘤这两个赛道并不算热门,并且市场容量相对也更小,而云顶新耀却选择其作为战略重点。
对此,罗永庆表示,在筛选可以引进的海外产品策略上,公司首先会关注在亚洲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些品种,比如IgA肾病在欧美人群中属于罕见病,但在东亚人群中却非常高发,因此对相关药物有特别的需求,而抗感染领域也有着类似的逻辑。
“另一方面,热门赛道往往比较拥挤,产品到商业化阶段的时候竞争未必就小,而且热门品种的引进成本会比较高。选不太热门的赛道需要勇气,也更加考验我们的科学洞察和市场洞察。”他说。
据悉,云顶新耀已在新加坡递交耐赋康® 的上市申请,此外,今年还将在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等地递交申报。
“耐赋康® 获批以后,我们会逐步建立我们的商业化团队。由于IgA肾病的确诊需要做穿刺活检,而80%的肾穿刺都集中在全国大概1200多家医院。所以,耐赋康® 上市以后,会聚焦其中的700家左右的医院。”朱正缨博士透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