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宣布开板,今年3月22日科创板开闸受理企业的上市申请,至今仅用时83天。然鹅4月底首批科创板主题基金已经面世,第二批也在5月底和大伙相见。

围绕科创板的“大事件”仿佛安上了小马达。

一轮信息轰炸后,老娘舅身边的小伙伴嚷嚷着:

“悔呀,第一批科创主题基金买少了呢。”

“第二批好是好,三年封闭期,让我忍住了剁手。”

“科创板新板块啊,不知怎么样,纠结症犯了呢。”

科创板中凝聚了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上市公司,还没上车科创板、买少了、委决不下的……老娘舅安利你另辟蹊径的方式。

目前板块中,创业板的市场风格,算是与科创板最接近的了,广泛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循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你以为老娘舅开始balabala讲创业板了麽,创业板2.0更有高级感~

指数新升级,迎创业板2.0

今年深交所发布了两只“创业板系”指数——创蓝筹、创成长,算是创业板指的“优中选优”版本。如何理解呢?

创蓝筹(创业板低波蓝筹指数)

是以创业板流通市值前30%的股票作为股票池,通过质量因子和低波因子筛选出50只股票作为成份股,反映创业板中具备良好盈利、稳健财务质量且波动率较低的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战略新兴行业中高端装备制造占比最重。

创成长(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

以创业板流通市值前30%的股票作为股票池,通过成长因子和动量因子筛选出50只股票作为成份股,反映创业板中具备良好成长能力且动量效应明显的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战略新兴行业中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权重占比大,这两个行业也有明显的成长风格。

指数中添了“SB”基因

创蓝筹、创成长也不是普通的指数,是有加料的品种,加了“SB”基因。

先拆开来了解,Alpha通过选时和选股,获取收益,其实就是看基金经理的操作。

Beta策略指被动投资,就是跟随市场,承担风险并获得收益,比如常见的被动指数基金。

Smart Beta,它在被动投资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或多个因子,目的是对成份股进行筛选。

拥有“smart beta”基因的创蓝筹是对对选出的股票,依据盈利、会计稳健、投资稳健、违约风险和低波动五个维度计算指标得分。

而创蓝筹是依据成长、动量两个维度计算指标得分。根据各因子得分进行倾斜加权,计算各股票的组合权重。

要知道“创业板系”挺多的,老娘舅还知道有大盘蓝筹特色的创业板50,本身自带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那这两类和创蓝筹、创成长到底有啥区别呢?

创蓝筹、创成长VS创50、创业板指

创业板指是在刨除流通市值特别差的股票以后,将其余按照总市值进行排序;创50是在创业板指的100个股票里再进行第二道流动性的筛选,集中了创业板市场内知名度高、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企业。

创蓝筹、创成长ETF在成分股的选样方式上则不同,关注的分别是质量因子、波动因子和成长因子、动量因子,加权方法上,除了自由流通市值,个股权重对这四类因子得分高低也有所体现。

我们可以理解为创蓝筹和创成长指数是对创业板股票的另一种筛选和描绘,与市场现有的创业板指等市值加权指数重合度并不高。创成长是“成长中的成长”,创蓝筹是“成长中的大块头”,更有稳健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