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该如何发力?如何高质量建设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新重点任务后,金融行业也开始了相关工作部署。
日前,央行网站公布消息称,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在工作会议提出的10项重点工作中,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之后的第三位。
这并非央行首次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12月2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首次提及“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在此前召开的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意味着什么机会?
绿色信贷快速增长绿债结构发生变化
央行工作会议提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在兴业研究团队看来,为了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长期气候目标,我国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都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金融系统也不例外。银行作为经济社会系统中的重要金融中介机构,同时也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国家碳中和目标。
从数据来看,在全国范围内,绿色信贷保持较快增长。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1.5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6.3%,同比增长了17.3%,同比增速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4.3个百分点。其中单位绿色贷款余额11.51万亿元,占同期企事业单位贷款的10.5%。
在绿色债券发行方面,速度有所放缓。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为11315.34亿元,存量规模8689.18亿元。2020年1至11月发行规模为2070.79亿元,较2019年同期(2612.36亿元)减少20.7%。
“近年来绿色债券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6年、2017、2018年这三年主要是金融企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到了2019年,企业开始发行绿色非金融债券,当年的占比超过了金融债,2020年这个趋势更加明显,2020年绿色非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已达86%,比2019年高13个百分点。”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表示。
钱立华认为,2020年的亮点之一是中资机构开始落地蓝色债券。蓝色债券作为绿色债券的一种,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可持续型海洋经济,在推动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9月,中国银行发行中资及全球商业机构首只蓝色债券。2020年10月30日,兴业银行香港分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成功发行三年期美元固定利率蓝色债券,共募集资金4.5亿美元,实现了中资股份制银行首单境外蓝色债券发行。
2020年11月4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青岛水务集团2020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蓝色债券)成功发行,成为我国境内首单蓝色债券,也是全球非金融企业发行的首单蓝色债券。
对绿色金融考核力度或加大
近年来,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日渐增多,截至2020年12月1日,全球共有37个国家的113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用赤道原则,包括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湖州银行、重庆农商行、绵阳市商业银行和贵州银行六家中国商业银行。
在全球范围内,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的银行已增加至199家。签署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九江银行四家中资银行。
中国银行近期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绿色金融业务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左右。
展望未来,钱立华认为,在十四五规划及“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我国绿色金融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第一是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第二是金融机构气候环境风险管理将不断加强;第三是金融机构将不断提升自身气候表现,树立负责任的金融机构形象;第四是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将成为主流。
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对绿色金融的监管指标是否有相关变化也被行业关注。2018年7月,央行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并制定《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
其中,评价指标包括余额/增量占比、余额同比增速以及不良率等指标,评价结果纳入MPA考核,并将MLF押品也扩容至绿色贷款。
“预计明年将在MPA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考核力度。”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