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赴美上市的先驱新浪,在上市21年后从纳斯达克转身离开。日前,新浪宣布正式完成私有化。新浪方面表示,私有化对新浪当前业务不会产生任何重大影响,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与此同时,新浪集团在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早期三大门户网站之一,新浪是首个登陆美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此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门户网站衰落,新浪通过微博实现“二次创业”,跟上了时代步伐。但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兴起,让新浪再度面临压力。
从上市先驱到转身离开
2000年4月,新浪通过VIE架构成功挂牌纳斯达克,成为中国早期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的代表。
此前,依据中国1993年的电信法规,外国投资者被禁止介入电信运营和电信增值服务,也就是说,在中国经营的互联网企业无法直接到海外市场进行融资。新浪的做法是,它分拆出一家只做技术的外商独资企业,与一家做媒体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中国公司,然后,通过贷款协议、投票权和表决权协议,将两家公司捆绑在一起。负责媒体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的收入,通过一个技术服务协议,以技术服务费的形式转给技术公司。而最终在纳斯达克挂牌的,实际上是新浪分拆出的技术公司。
新浪成功实践VIE架构之后,同年,另外两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也通过VIE架构赴美上市,轰轰烈烈的中概股赴美上市浪潮由此开启。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移动互联网浪潮让早期门户网站走向衰落。由于微博公司独立上市,新浪集团的股价在2018年达到每股120美元的市值巅峰后,一路下挫,表现低迷。不再被美国资本市场认可,新浪在去年萌生退意,公告了将推动私有化的消息。
中概股频回归成新趋势
时移世易,如果说20年前,新浪开启了中概股赴美的上市潮,那么时至今日,新浪的退市也“顺应”了近几年的中概股回归潮。
“现在不是过去那个时代了。”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感慨。当年,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奔赴美股,一方面看中了纳斯达克成熟的市场体系和对新经济的热情氛围,另一方面也与国内A股市场上市对企业盈利要求严格有关。但近年来,一批互联网前辈在美股价格持续低迷,国内A股和港股市场因评价体系不同,估值可能高于美股,加之新推出的科创板对企业盈利要求放宽,中概股们纷纷选择回归。2019年6月,网易、京东在港交所二次上市;2020年,阿里巴巴也登陆了港股市场。
此次新浪宣布私有化,也引发了大众对其将在A股或港股重新上市的猜测。不过对此,新浪尚未作出回应。
支柱微博面临新压力
宣布完成私有化后,新浪将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一家由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和新浪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私人企业。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新浪移动为主体的原新浪门户业务将与微博业务更紧密地整合,而原有新浪的一些垂直业务,如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将更加独立地发展。与此同时,新浪集团将加快并购步伐,实现多元化发展。
目前,微博仍是新浪最重要的业务。移动互联网时代,凭借着微博这一成功的“二次创业”,新浪继续留在了互联网主流梯队。市值方面,微博也大幅超越新浪。截至美国时间3月22日收盘,微博股价52.46美元,总市值118.8亿美元。新浪股价43.26美元,总市值25.84亿美元,只有微博的22%。
但作为支柱的微博也并非没有危机。近年来,社交领域短视频成为新的流量黑洞,后起之秀快手、抖音都让微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对此,微博在去年也推出了视频号,向视频化方向转型。
曹国伟昨天公开表示:“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用新的架构去开拓未来。”但未来新浪如何实现多元化发展,目前路径不明,其难度无异于一场新的创业。记者 赵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