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近17万份的上市公司调研报告是如何出炉的?质量(或者说可参考性)究竟如何?

作为证券行业的专业记者,很多投资者与我们交流过这个问题。遗憾的是,在很持久的过去,我们只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份“流程参考”。作为“星战迷”,在对流程参考的讨论中,我们将研报出炉前的调研工作称为“研报前传”。

日前,关于公募基金遭遇调研“杀猪盘”的传言,以及投资者对于研报“信与不信交织”的复杂情感,促使我们尽力筛选大量数据、换一个角度讲述一个关于“研报前传”的故事。

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事实上是对一帧帧画面(其实是数千个问题)进行的碎片拼接。由于“研报前传”的很多工作是“非标”的,我们最终决定以“调研”为关键词,统计开年以来(截至1月25日12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以此得到了244份调研表,逐一读取,并对其中的24个样本进行了多维度统计。在问答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调研方的专业视角、上市公司的精彩呈现。可是,我们也有困惑,虽然调研信息整体合规性强、信息量大,但确实有些过于一团和气。

在商务礼仪逻辑中,我们能够理解宾主尽欢的合理性;但在商务利益逻辑中,我们更渴望看到交锋与激辩。举例来看,被调研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性、独董的独立性、再融资的必要性等问题乏有人提及,至于专家建议的“查水表”更是难得一见;而订单、业绩等信息披露的“擦边球”则时而会被直接或委婉地提问。

就电影而言,若“前传”温和,观众就难以期待“正传”荡气回肠。对于调研来说,道理亦是如此。

星战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要么做,要么不做,没有试试看。”我们想将这份“全力以赴”送给“研报前传”的专业主演们,A股市场期待更高质量的调研大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