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公司回购、重要股东增持进展公告。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计划后,在很短时间内就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实施,其中不乏斥资逾亿元案例,此举明显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回购速度快

部分上市公司在发布回购预案后,立即实施回购计划。数据显示,14家上市公司在发布回购方案后一周内就进行了回购操作,中环股份、恒铭达、吉鑫科技、宁波华翔、大立科技、华大基因等上市公司更是在发布回购预案3个交易日内就实施了回购。

吉鑫科技在发布回购方案次日实施回购计划。该公司1月24日披露回购计划,拟回购不低于2500万元(含),不超过5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8.94元/股,回购股份将用于公司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月25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569.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58%。

一些上市公司短短几日就完成了回购计划。以中环股份为例,该公司1月11日晚间公告,拟回购金额不低于3.55亿元,不超过3.91亿元。1月12日至13日,该公司通过回购股份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951.53万股,成交总金额3.9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该公司已按披露的回购方案完成回购。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共有302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进展,有60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材料、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行业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居前。

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傅立春表示,春节假期前,A股出现连续性回调,一些上市公司出于维稳股价的目的,积极进行市值管理,实施回购计划。

股东积极增持

上市公司在积极回购自家股份的同时,重要股东也没“闲着”。多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春节前发布增持计划,春节假期刚过就进行了较大比例增持。

2022年以来,实施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数量同比增长明显,共有78位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实施增持计划。而2021年同期,仅有24位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实施增持计划。

联创光电2月7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电子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50万股,增持金额为1248.98万元,超过此次增持计划金额下限的50%。此前,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计划自1月26日起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

联创光电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控股股东积极实施增持,主要是为了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稳定,提振广大投资者信心,因此在发布增持计划后不久就进行了增持。

提振投资者信心

傅立春表示,无论是回购还是增持,上市公司及重要股东都在向投资者传递股价被低估、未来股价会上涨的积极信号。特别是发布回购、增持预案后,就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实质性操作,说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均看好公司内在价值和长期发展前景。

2022年以来,上市公司“忽悠式”回购、重要股东“忽悠式”增持现象减少。为防止“忽悠式”回购等行为的发生,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监管措施。1月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方案披露后,非因充分正当事由不得变更或者终止。确需变更或终止的,应当符合证监会、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并履行相应决策程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回购往往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有一定要求。如果上市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充分履行承诺,不仅会引发投资者信任危机,还可能受到监管的“特别关注”,为公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上市公司要从实际经营状况出发,研究企业发展阶段,决定是否回购。对于成熟期企业,如果股价低迷,回购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对于成长期企业,发布回购计划前,应考虑是否具备持续的现金流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