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0759”股票爆梗之前,这季脱口秀悄无声息。随着A股首只“脱口秀概念股”的诞生,走到了第五季的《脱口秀大会》才突然被记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在同一天,领笑员#那英 周迅#一起登上热搜,理由很简单,笑不明白,听不懂梗。格格不入的演员和歌手,剧本痕迹越来越重,不尊重观众,女性议题尺度让人不适……

“脱口秀是不是快到头了?”冲上云霄的“600759”,救不了走向低谷的《脱口秀大会》。当所有的问题都堆在一起,这档综艺正在面临最严重的口碑危机。

小品也好,清口、相声也罢,都反映了人们对笑声的渴望,这几年也渐渐轮到了脱口秀。小视频大火,喜剧的短、平、快被空前地接纳,脱口秀的春天仿佛说来就来了。

但《脱口秀大会》的模式好像不灵了。和纯粹的脱口秀不一样,它是一档综艺,需要戏剧性、讨论度和源源不断的爆点。那些脱颖而出的人,频频制造话题,甚至挑起对立情绪。

选手们夹在脱口秀与综艺之间,在“照本宣科”和坚守自我中。有幸以自我的方式被乐见当然好,但大多数人并不会这么幸运。

和很多表演行业一样,脱口秀演员也要面对行业的残酷和功利,哪怕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讲到第四季,还是要说先被人看到,才有资格坚持自己。

而在一档综艺中,功利和残酷只会被放大。谐音梗、职场梗、离婚梗,听来听去还是那些梗。但是这些梗一旦被证明好用,无论是老选手守成,还是新选手模仿,都会趋利避害地选择熟悉的套路。

在安全舒适的状态里,一切就变得乏善可陈。新一季天花板上坐满了新人,但你却记不住几个新鲜的段子。

这种创作上的困境,就像领笑员的不专业一样,让选手、观众、老粉、新粉,都能从不同角度收获冒犯。

完整的自我表达,真诚地讲出你的故事,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迎合着日常的生活状态,让大多数人选择性地“避重就轻”,博君一笑需要共鸣与共识,但不必严肃与深刻。

梗替代了包袱,这是时代的喜剧。很多脱口秀演员在朝着这方面努力,他们有人设,但更努力地趋近于普通人,选择能代入的视角:懒、不想上班,想躺着,但又想搞钱、想当领导。

无论是《吐槽大会》还是《奇葩说》,都要在常人的生活中,创造出看似漫不经心又别出心裁的梗,这是艺术表达的宿命,也是矛盾的突破口。

脱口秀选手House无心插柳,给证监会留下了新的监管课题。当关注度带来的流量“擅闯”资本市场,“市场行为”如何界定,股价异动如何平复?

当资本市场的旋风吹过,谁来给这一季平淡无奇的综艺call back?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