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是董事长不会变。

一则悬而未宣的公告,给了公众丰富揣度的空间。它可能是制度板块的破冰,抑或职业经理人强力手腕的展示,也可能仅仅是无关痛痒的左手倒右手的买卖。

4月1日晨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2号—停复牌业务》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证券2019年4月1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

几个小时后,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格力集团”)通知,格力集团正筹划转让所持有的部分格力电器股权,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动。该事项的具体交易方案尚在筹划中。

究竟是怎样的控制权变动?时间财经就此事询问格力电器,截稿前并未收到明确回复。据第一财经报道,格力电器市场部相关人士亦就此事没有给出详细说法,只称向相关部门了解中,正汇总媒体问题。

“现在外界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基于有限的信息做出预测严格来说并不科学。”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对时间财经表示。但是,格力电器在家电行业领先地位、其董事长董明珠鲜明个性以及格力电器独特的“国有”状态,都引发各界对其股权变动形式、是否会易主的揣测。

多重猜想

据今年1月17日格力电器的业绩预告,2018年营业总收入将达2000亿元至2010亿元人民币,高于2017年的500多亿元,格力电器2018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260亿元至270亿元,同比增长16%至21%;去年每股收益约4.32元。而其更大的目标是,到2023年冲刺6000亿元营收。作为国内家电的龙头企业。控制权易主的消息传出,混改说便一时甚嚣尘上。第一财经也引用不具名人士的消息,称格力集团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名义,公开拍卖所持格力电器的股权。

持此类看法者,多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格力集团曾有过混改的尝试。2014年2月,格力电器和格力地产同时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两家公司的股权等资产,无偿转转让至珠海国资委新设的全资公司,同时出让不超过格力集团49%股权,通过公开挂牌转让的方式引进投资方,但随后并无进展更新。

另一方面,格力对混改项目并不陌生。在2018年4月26日晚发布了《关于对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回复说明的公告,格力在2017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分析中提到,它参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混改投资项目等。

但亦有法律界人士对时间财经表示,目前混改的重点集中在大型国企,然而格力电器并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而是仍是国有独资企业所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其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为18.22%。

至于公开拍卖格力电器的股权,是否会引来“门口的野蛮人”(不怀好意的收购方)的揣测。上述法律人士对时间财经表示,若公开拍卖格力电器的股权,由于涉及到国有资产的转移通常是审批制,因而一般不会引发这样的担忧。

事实上,格力集团所占格力电器的股份比重一直在降低。力度最大的一次是2006的股权分置改革,引入经销商联盟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格力集团向公司主要经销商作为股东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格力电器10%的股权,使之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这一排名一直维持至今。该次改革措施完成后,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股权比例由58.66%下降至29.74%。

2005年12月23日,格力电器股改方案发布。该方案显示,公司将先股改再引资,现有管理层保持不变,同时实施MBO方案。但当年,按照证监会股权分置改革意见中的规定,格力集团在改制一年内不能转让格力电器的股份,一年后转让比例也被限定在5%-10%的范围以内,使得收购最终未能成功。

如今作为控股股东的格力集团仅持有上市公司18.22%的股权。门口的野蛮人的威胁时常被提及。

混改一说确很大可能。但又因此前无果而终的前鉴,尚无法确定。但或许格力将会借此实现董明珠在任期内员工持股的愿望,既防止“野蛮人”的恶意收购,又可以让员工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

“我们有9万员工,如果一人出一万元就9亿元,如果一人出10万元就90亿元,如果一人出100万元就900亿元,差不多是格力电器目前30%股票的市值。我希望在退休前,让所有格力员工持有格力股票,来解决野蛮人的问题。”董明珠称。

涉及到股权售卖,部分业界人士也持有MBO的看法,即以董明珠为首的格力电器管理层及核心经销商,很有可能将是最有实力的“接盘者”。今年1月17日,格力电器举行2019年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侯选人名单。董明珠高票当选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并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

格力电器2018年第三季报显示,董明珠个人为格力电器第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为0.74%。第3位至第9位的股东均是机构投资者。“董明珠及其利益一致人(指二股东经销商群体),成为大股东的可能性很小。”刘步尘对时间财经表示。

原因之一便是,此次临时停牌前,格力电器的总市值是2840亿元,18.22%的持股比例对应的市值约为517亿元,若以收购价不超过停牌前90%计,收购方可能需要付出465亿元的代价。或达到控股股东的地步。

因而,公告一经发布,市场便有传闻指向阿里巴巴,称财力雄厚的阿里或将出价几十亿,收购格力电器5%-9%股份,京东也将参与认购。大型电商参与收购的说法不胫而走。但随后,阿里巴巴、京东纷纷澄清,“消息不实”。但以互联网公司的敏感的投资触角,参与传统企业的改制,亦不鲜见。“我估计引入大型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但格力电器国有控股的性质不会改变。”刘步尘对时间财经表示。

格力的改革方式并非孤例,业界也有人将其类比TCL的重组。在1997年,TCL的企业性质发生变化,公司从100%国有变成国有控股。到2002年,TCL又引入了国外投资者,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公司。此后的股改,TCL又完成了管理层持股。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TCL集团定向增发3.5亿股,李东生个人认购6310万股。第一大股东惠州市投资控股持股比例从12.7%降至11.19%,TCL集团就此宣布“本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这或许也将是格力电器股改一个可能的结果,即不存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但一事一议地来看,TCL也有其独特性。此前,“TCL集团是国内为数极少通过一系列改制从国有控股企业变身成为一家民营企业的。因此,TCL改制模式备受争议。我认为格力电器像TCL那样从国有企业变为民营企业的可能性非常小,国企改革有一条红线,即必须确保国有控股不变。”刘步尘对时间财经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TCL集团又一次重组完成,出售消费电子、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以及相关配套业务,给董事长李东生等高管发起成立不久的新公司TCL控股。这些业务贡献了TCL集团主要收入的业务将不存在其上市公司中。

2018年11月6日、2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两则新规明确了仅发行股份重组可停牌且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筹划控制权变更、要约收购等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例外事项的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5个交易日。

依此规定,最早在4月8日,格力股权变更将会披露更详细的信息。但无论上述那种猜测最终成立,以董明珠为首的格力电器管理层及核心经销商和国有控股的格力集团的实力注定将会此消彼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