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指数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应对迫在眼前的社会难题,更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努力。
报告期内,多个养老企业依托自身发展战略,走出各异的区域化发展道路,特别是泰康之家和九如城集团有多个新项目动态。
(资料图)
九如城继续承接大量公建民营的社区养老项目,同时两步走,兼具高端养老社区的开发;泰康之家则持续贯彻“一个社区+一个医院”的模式,在长春、贵阳新拿地后,又实现了厦门鹭园社区配套医院的投入运营。
期内,各地继续出台多项养老服务政策,社区、居家养老仍是关注的重点。社区、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亦随着发展逐步显现,如助餐点成本受限无法送餐上门、家庭养老床位仍依赖补贴等,急需更贴近实际、更可持续的政策帮助。
另外,养老人才的培育亦受到更多政策的倾斜。目前来看,大多政策仅停留在金钱的补贴上,对于养老人才未来的发展机会、社会地位以及薪酬水平的上升空间等,仍未有更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
泰康、九如城多地扩张,普惠托底与高端养老并行
报告期内,多个养老企业依托自身的发展战略,瞄准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走出各异的区域化发展道路,特别是泰康之家和九如城集团有多个新项目动态。
九如城集团一直采用公建民营、轻重并举的方式发展,作为一家养老综合运营商,业务涵盖医、康、养、教、研、旅,既大量承接政府托底及普惠养老服务保障业务,亦积极探索中高端养老项目,希望能满足老年人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比如在上海青浦朱家角镇,在九如城朱家角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沈巷分中心开业后,其在该镇已合共运营三家综合为老服务机构,均是替当地镇政府打造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
除了三家普惠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外,九如城集团还在朱家角淀山湖景观大道旁新建了九如城青蕴颐养中心,这是九如城投资的高端养老社区,规划有旅居区、颐养区、养护区,并设有文娱活动空间和户外花园。
不过目前来看,尽管投资有重资产的养老社区,九如城的经营重心仍然在于承接公建民营项目,承接区和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上。
期内,泰康之家动作频频,一周之内接连拿下长春、贵阳两城的养老用地,分别位于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市观山湖区,将建吉园和黔园两个项目。
随着泰康之家·吉园和泰康之家·黔园的落地,泰康之家在全国已经布局了29个城市,合共33个项目。
其中,吉园规划占地面积约104亩,规划地上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可提供约1290个养老单元;黔园项目总用地约60亩,地上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可提供约1000个养老单元。在医养结合部分,吉园将在社区内自建二级康复医院,而黔园未公布该规划,预料将在未来公布。
另外,鹭园配建的二级康复医院--厦门泰康之家鹭园康复医院及安宁疗护中心也正式开业。泰康秉承的医养结合模式为“一个社区+一个医院”,这也是泰康之家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
据观点指数了解,由于以往政策的不明确,医疗机构的许可证较难办理,再加上成本的约束,现时养老机构运营商中具备“一个社区+一个医院”能力的屈指可数,除泰康之家外仅亲和源能勉强做到。其余大多数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均采取与临近三甲医院签约,以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和定期专家坐诊的方式来合作。
政策更聚焦社区,现实痛点浮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978万人,占14.9%,距离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仅一步之遥。
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成为了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此背景下打造标准化、专业化、前景广阔的养老服务行业成了迫切需求,更需要公共政策进一步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
期内,各地继续出台多项养老服务政策,社区、居家养老仍是关注的重点。在政策推动之下,近年国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现实痛点的痛点亦逐步浮现。
社区养老方面,北京丰台和昌平两区都在近期公布了本区老人助餐点的最新发展情况。养老助餐价廉物美、方便快捷,相当贴近行动不便和独居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不过,据观点指数了解,养老助餐点仍大多需要老年人亲自前往助餐点取餐,部分难以下楼的老年人仍难享受该项服务。若要提供送餐上门,本身立足公益的助餐点利润已稀薄,雇人送餐增加成本将使经营难以为继。
另外,各地都在加快扩增家庭养老床位,该项服务能做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结合,不仅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也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得到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
期内,山东新发布的《家庭养老床位设置与服务要求》规定了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对象、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床位设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等内容;深圳光明区则启动了家庭养老床位和病床“两床融合”试点,在重度失能老人家庭中设置一张既能开展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又能进行家庭病床医疗服务的居家养老床位。
但从实际操作来讲,现时老年人对该项业务的消费习惯尚未真正形成,企业的参与亦主要依赖政府补贴来引导,市场化程度不高,未来能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不可知。
养老人才队伍培育成关键
近期,民政部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养老人才的培育受到更多政策的倾斜。
针对养老服务人才的短缺问题,民政部在会上表示,我国将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推动跨行业人才流动、拓宽养老人才的来源渠道。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民政部将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教育培养,支持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特别是要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院校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培训基地,提高“订单式”培养质量。
除了拓宽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民政部计划下一步出台保障养老服务人才薪酬待遇、完善支持政策等措施,希望以实际的利益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
身处一线的企业则更早意识到人才短缺的问题。九如城在2015年就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后续又与多所高等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同样在2015年,中国人寿湖南长沙保险职业学院,投资建立养老养生服务与管理订单班。
据观点指数了解,现时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普遍规模小、流动性强、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由于目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经过专业护理技能培训的从业者占比较少。
且因养老服务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但薪酬水平却一直难以提升,导致部分高学历、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年轻从业人员离职率较高,团队稳定性难以维持。
数据显示,仅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1∶4计算,至少需要养老护理员200余万名。然而,我国目前养老护理员仅有32.2万名,缺口达到近170万。
为了应对养老护理人才的短缺问题,各地近年陆续推出了补贴政策。如北京对应届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本科及以上奖励6万元,专科及高职奖励5万元,中职奖励4万元;上海杨浦区则在全国率先将养老护理员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广东省亦对养老从业优秀人才在居住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各项政策的出台只为在养老服务行业留下更多人才,但若仅依赖补贴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实际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水平更为关键,这更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