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了解到,该院近日收治了一位由于打电钻导致胸椎、腰椎多发性骨折的60岁阿叔,究其原因就是骨质疏松症。

在家打个电钻都能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严重可致死

“60多岁的陈阿叔背部疼痛已经两年了,但每一次疼痛发作时,他都觉得躺一躺、忍一忍就过去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王簕向记者介绍,直到前几天,陈阿叔在家里拿电钻钻墙后,电钻的震动传递到腰部,陈阿叔事后觉得腰部异常疼痛难忍,翻身活动时疼痛更为明显,才到医院就诊。“我们拍片后发现,陈阿叔的脊柱有多个节段骨折,不仅有胸椎骨折,还有腰椎骨折,属于少见的多发性骨折。”

王簕介绍,正常情况下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多见于单一椎体,像陈阿叔这样胸椎、腰椎多个椎体骨折的确实不多见。“根据患者自己回忆,每一次腰背疼痛都有诱因,比如提重物、干粗体力活,但每一次疼痛后患者都没有太多重视,更没有规范就医。”

在进一步检查中,医生为阿叔测量了骨密度,结果显示其骨密度T值为-3.7,远低于正常的-1.0及以上。最后,医生确定陈阿叔的骨折是由严重的骨质疏松引起的。

“很多严重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结构基础非常松散,只要附加低能量的损伤就会导致骨折。我们曾经收治过被自己的体重压到骨折、从床上起身不慎跌倒造成髋部骨折、睡觉时翻身造成肋骨骨折、打个喷嚏造成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邵明介绍。

邵明表示,在骨质疏松患者中最容易发生的骨折是脊柱骨折,其次是腕部骨折、髋部骨折。“对于老人来说,由于髋部骨折后患者大都需要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它也是骨质疏松骨折中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骨折。”不少老人发生髋部骨折后,引起原有慢性疾病加重,而长期卧床还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伤后48周,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邵明强调道。

驼背、身高下降、胸闷气短……

小心已被骨质疏松“盯上”!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问题,它的发展往往是缓慢隐蔽的。邵明向记者介绍,若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患上骨质疏松。

“首先是驼背和身高降低。”邵明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量流失加快,骨结构松散,骨强度减弱,脊柱承重能力减退,慢慢椎体会变形。“每个锥体都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度丢失,就会导致驼背与身高降低症状的出现。”

“其次是无规律疼痛,我们发现很多患者无法正确地将骨质疏松的疼痛和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区别开。”邵明介绍,与其他疾病带来的痛楚不同,骨质疏松的疼痛虽多见于胸腰背部,但是也可以分布到全身,而且活动后疼痛可能更为明显,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还有就是胸闷气短。”邵明解释,患上骨质疏松后,脊柱变形会导致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很容易发生肺气肿,患者会表现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X线、CT、MRI、ETC等影像学检查,来分析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判定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

50岁以上的人群和更年期的女性

专家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王簕介绍,人体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若不尽早进行骨密度筛查,及时干预骨质,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和导致骨折风险。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g/cm²表示。临床上,通常使用T值(即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人群骨密度峰值作比较)来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诊断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发生的风险。“骨密度T值≥-1.0为正常,<-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但是,单就T值作为判定骨质疏松程度和治疗方式的依据有其片面性。患者除了进行骨密度检查外,还需由医生通过各类的实验室检查判断骨质疏松具体到了哪一阶段。王簕提醒,骨质疏松预防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我建议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和更年期的女性,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对比曲线图了解自己的骨量水平和骨质流失情况,再做针对性治疗。”

尼古丁和酒精阻碍骨质形成

患者需注意补钙并谨防摔倒

对于已经患上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积极做好生活调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做到减少骨质流失,维持骨骼健康。“我们对骨质疏松干预的目标是不让其发生骨折,不让生活质量发生影响”,邵明说道。

“钙质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矿物质,能使骨骼坚硬致密。”邵明建议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多吃奶制品、豆制品、鱼肉等,每日应摄入1200mg的钙量。“除了补钙外,还应多注意维生素D的摄入。”邵明表示,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有利于我们预防骨质疏松。“每天晒20-30分钟太阳,身体会自己产生一定量的维生素D。鲑鱼、金枪鱼、鲭鱼等富含脂肪的鱼类和无糖酸奶、芝士、绿叶蔬菜、鸡蛋等食材中,也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规律的运动可以维持骨骼代谢平衡,维持骨骼强健。有锻炼习惯的人能有效延缓骨质流失。运动锻炼还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减少跌倒风险。”记者了解到,有氧运动如步行,跳舞,爬楼梯等有助于改善骨质流失加速的问题;抗阻运动如俯卧撑,哑铃,深蹲等同样可以保持骨骼强壮,有助于骨骼健康。但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需根据体能情况适度运动,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可以选择慢走、做太极拳等运动,不建议进行高强度运动。

邵明强调,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减缓成骨细胞的生产,阻碍血液向骨骼的供养,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风险因素。同时,长期大量摄入酒精会干扰成骨细胞的作用,阻碍骨质的形成。“醉酒还会增加跌倒风险,加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风险。”

如果是有老人家的家庭,邵明提倡在家居上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桌子、椅子贴上防撞角、杂物不要随便丢弃、增加晚上的照明、保持卫生间、厨房地板不湿滑、装上防滑垫等,防止老人摔倒骨折。骨质疏松患者平时也应该穿防滑鞋,配备老花眼镜、手杖和助步器,尽可能地在平地行走,增加稳定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