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欧元与美元的比价(汇率)已经跌破1比1大关,这让许多人大呼欧元完蛋了。但真是这样?其实大家需要搞明白:鉴于汇率的相对性,以及美元指数相关一揽子货币的特点,应当可以判断:欧元不烂,美元不兴。也就是说,欧元如果不做出贬值姿势,美元指数也就根本不可能上涨。

从美元指数的货币篮子看,欧元占比高达57.6%,日元13.6%,英镑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可见,美元指数当中,欧元、日元、英镑三种货币占比就高达83%。所以,如果美元指数要上涨,必须这三种货币相应贬值,否则根本做不到。

这就是问题。目前,美国国内物价飞涨的主要矛盾当然有房价上涨因素,但主要还是国际市场石油、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鉴于在国际市场上,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贸易结算和计价货币,所以历史地看,美元指数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般都会呈现此涨彼消的“负相关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特征,美国指数上涨对压抑大宗商品价格意义重大。从当下的实际情况看,美元指数从80附近一路涨到108附近,大宗商品当中的金属价格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但石油和粮食价格现在恐怕很难由美元决定,因为俄乌冲突中西方对俄的制裁,加剧市场对俄罗斯石油输出不足的预期,加之乌克兰又是粮食出口大国,所以,油价和粮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不错,欧洲、日本同样物价飞涨,而且一点都不亚于美国,但他们为什么迟迟不采用加息、紧缩货币的方式去压制本国物价?因为没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试想,如果欧元、日元紧缩货币,那势必抑制美元指数的上涨幅度,而美元指数不涨,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又如何下跌?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跌,那欧洲和日本——原材料进口国、制造业出口国的物价又如何下跌?所以,它们可能会选择配合美国,保持极低的利率和较高的量宽,更加有效地推高美元指数,使美国加息获得更为充分的政策效果。当然,美元指数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欧洲和日本则跟随收益。

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欧洲、美国如果不能破解俄乌冲突这个死循环,石油和粮食价格恐怕很难让欧美得偿所愿。所以,俄乌冲突对欧元基本属于自残行为,但为什么德、法还甘心情愿地自残?我有个强烈的预感,未必正确,但必须说出来引起大家警惕。什么预感?欧元会不会试图通过俄乌冲突,把中俄推到对抗美元霸权的第一线,而未来当美元霸权大伤元气,人民币也不免会受很大冲击之时,欧元区在解决了统一财政或找到替代方案之后异军突起?说实话,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