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抛开个别村镇银行违规违法的恶劣行径,从总体上看一下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改革启示。
当年,为了强化对农户经济的支持,金融主管机构号召大银行去开办村镇银行,按理说,这应当是正确的。原因是:大银行关照小农户,成本极高。在大银行贷款利率受到上限管制的情况下,大银行针对农户放贷,根本无法以收益覆盖风险。怎么办?以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投资组建一些村镇银行,然后配些突破性的利率政策,是否可以让农户经济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当然。
但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解决。村镇银行的钱从哪来?按理说,因为有大银行的参与,村镇银行的钱不该主要源自吸收社会存款,而应源自大银行的资金批发。大银行在自身的存款中拿出一部分,供应给村镇银行,然后由村镇银行按照市场原则向农户经济放贷。这样,村镇银行有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也就不用极尽所能去吸存了,从而避免“短期资金高来高去”的巨大风险。
但现在看,村镇银行还在依靠自身能力揽储,这风险就大了。第一,当竞争极其剧烈,银行存款来源极其稀缺之时,村镇银行这样的“属地小金融机构”,会不会去聚敛期限短、价格高的资金?这会使这些小金融机构面临较大流动性风险;第二,会不会迫使村镇银行借重互联网金融通道,在全国范围内聚敛这类资金?
村镇银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银行业是“规模行业”——没有足够的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利差,就不能覆盖对小微农户的高成本金融服务。曾几何时,有些错误的金融认知,认为多设立些小微金融机构就可以破解金融普惠不足的问题,但问题是:这些小微金融机构的钱(存款)从哪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在居民储蓄资源越发稀缺的背景下,小微金融机构开得越多,存款竞争就越激烈,资金市场价格也就越高,而资金成本越高,金融机构的行为就越扭曲。这是不是金融乱象的根源之一?
怎么办?合小为大。实际上,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大量经验。比如,各家城市商业银行基本是过去多家城市合作信用社整合而来,城市农村商业银行也基本是过去多家农村合作信用社整合而来。现在,村镇银行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改革之路。当然,对于那些由大银行开办的村镇银行,大银行可以变成旗下村镇银行的资金供应者,用批发的长期资金供给,以时间换空间地破解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