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股票市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职业就是每天对着投资者说说说,当年这群人被尊称为“股评家”,但没几年,这个称谓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分析师”。
“股评家”的称谓为什么没了?
【资料图】
历史地看,中国第一批“股评家”很多是些“职业股票投资者”。一边炒股票,一边给新股民当教师爷。市场起起落落,“股评家”们的命运也随之起伏。后来,一批在股市上输个精光的人变成“职业股评家”。所以,基本的情况是:一轮牛市塑造一批“股评家”,一轮熊市一批“股评家”销声匿迹。不过,也有一群人凑在一起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顾问公司。
现在,所谓“投资顾问”或“证券分析师”已经实施资格证管理,投资顾问公司也已实施牌照管理。此外,这个行业的主力军实际已经转向证券公司内部。所以,这个行业的混乱情况已经有了规范化的治理机制。但是不是依然存在问题?关键问题是:监管部门对这群天天对着投资者耳朵说话、直接影响市场预期的人重视不够,以至于他们在把握说什么,基于怎样的理念、原则和目的去说,说的度又在哪里等重要问题上,没能形成“自觉、主动、良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势。
这样的情况能不能发生较大逆转?可能不容易,但必须逆转。最新的情况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与投资顾问专业委员会换届了,前不久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证券业协会向投顾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管理型投顾的研究与探索,为深化投资端改革提供支撑。按照中证协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的说法:大力发展管理型投顾业务,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促进金融体系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什么是管理型投顾业务,说白了就是:投资顾问不能光说,而是要做,真正给投资者带来利益。据中证协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证券市场投资顾问人数已达7.09万人,在整个证券业从业人员中占比达20%以上。
此外,中证协还重申了行业执业规范与声誉风险管理。会议着重探讨了券商卖方研究所的投价报告专业水平,以及分析师、投资顾问队伍等从业人员专业声誉激励约束机制等。安青松指出,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涉及监管理念、体制的深刻变革和证券行业机构能力和责任体系的重塑。证券行业机构需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责任要求。
会间,中国证监会机构部二级巡视员李莹讲话,她强调,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紧紧围绕更好服务资本市场和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坚守“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专业审慎发表言论。她还说:证券分析师在注册制改革中应发挥应有作用,履职尽责,提高定价能力和投价报告质量,促进形成公平有效合理的发行定价机制;积极践行行业文化,维护行业形象。
很显然,管理部门已经向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到位当然是个渐进的过程,但应当肯定地说:就A股市场之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功能、意义而言,投资顾问行业的水准已经容不得“慢慢来”的节奏了。
一个问题:近年来,中国证券业的名声是逐渐向好,还是越变越坏?2021年10月,中证协制定并发布《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但这个指引是否得到了业界的充分尊重?说实话,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中国证券业界的现况与各界赋予资本市场的期望之间或许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证券业要切实加强风险意识、合规意识,以及防范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