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按理说,贸易顺差增长是一个国家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贸易顺差过大未必意味着高质量的GDP。因为,如果因外需强劲而出口大涨,内需疲弱而进口不张,贸易顺差也会增长很快。

最新的外贸数据出来了。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0.1%。其中,出口15.48万亿元,增长14.2%;进口11.82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3.66万亿元,扩大58.2%。按美元计价,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19万亿美元,增长9.5%。其中,出口2.38万亿美元,增长13.5%;进口1.81万亿美元,增长4.6%;贸易顺差5605.2亿美元,扩大56.7%。


(资料图)

单看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1万亿元,增长8.6%。其中,出口2.12万亿元,增长11.8%;进口1.59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59.1亿元,扩大40.4%。如果按美元计价,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504.5亿美元,增长4.1%。其中,出口3149.2亿美元,增长7.1%;进口2355.3亿美元,增长0.3%;贸易顺差793.9亿美元,扩大34.1%。

可见,无论从前8个月的总体看,还是从8月份的单月情况看,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都是进口增长不张所致。这或许有电子等大类进口商品进口受阻的原因,但总体看,今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进口1.81万亿元,增长3.1%。而真正拖累进口增长的因素,依然是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大宗商品。比如,前8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减少3.1%,进口原油减少4.7%,进口煤减少14.9%,进口天然气减少10.2%,进口大豆减少8.6%,等等。尽管基于国际能源价格大涨,国内新能源产业的突飞猛进,能源进口减少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些传统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的减速过快,是否意味着是内需方面的原因?

一个好的情况是:一般贸易增长较快,而且比重提升,说明中国贸易结构正在加速转变,已经基本摆脱了加工贸易依赖,这或许也是中国进口增长较慢的重要因素。据海关统计,前8个月,我国一般贸易总额17.55万亿元,增长14.1%,占比达64.3%,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96万亿元,增长20.1%;进口7.59万亿元,增长7%。与此同时,加工贸易总额仅为5.48万亿元,占比降至20.1%。此外,以保税物流方式的贸易总额为3.33万亿元,增长9%。

强劲的出口增长与较弱的国内消费增长数据构成鲜明对比。7月份,我国消费增长仅为2.7%,8月份的数据应当有所改观,但恐怕不会有太大改变。

这样的情况需要改变,而思路不能只是直接拉动消费。按照新凯恩斯的理论观点,拉动内需必须从投资开始。投资增加,才会有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到供求平衡的临界点,才可能有国民收入的增长,整个社会才可能有更大的消费潜力。这是一个基本经济逻辑,而经济学研究早已证明:如果不重投资,而任由国家资产负债表不断衰弱,那这个时候,越拉动消费,国家资产负债表越是弱化。因为,消费潜力被快速消耗,经济疲弱程度必然加深。所以要恢复增长强度,不是直接拉动消费,而是加大投资力度。

我们已经看到最近政策的变化,投资的力度正在加大。尤其在能源、原材料大幅上涨的过程中,我们或许更应注重实际工程量的增长,而不是投资金额增长。新发展阶段,我们当然不唯增长,但这绝不等于不要增长。还是那句话:稳住经济增长,稳住内需活力,这是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也是A股市场上涨、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动力。

另外,为什么如此之大的贸易顺差却未对人民币贬值发挥反向作用?恐怕是大量出口企业没有回到国内结汇,而是放在境外套利。所以为防止人民币贬值过度,央行应当适度加大对贸易企业的结汇引导,这或许比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得更加有效。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