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乐渝 葛红玲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迈进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实质性地提升了数据的价值,使数据的即时性、整体性、穿透性、链接性大幅增强,使数据成为链接万物、成为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与核心动力,正在重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的。在工业时代,产业是由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来定义的,即由供给端、能力端来定义的。在终端需求和价值产出相对模糊,而供给端和生产端的资源相对清晰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定义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出发,将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划分为一二三产业,是有助于从专业和产品的角度、从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角度去认知产业的。


(资料图)

然而,这样的定义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只有从资源配置而没有从价值创造、价值输出的角度来定义产业,而恰恰是价值创造、价值输出,才是产业的本质;同样,也正因为如此,大大限制了产业之间的共生与共创。

如果按照工业时代的定义,农业是一产、食品加工是二产、康养服务就是三产,尽管它们都在为人创造健康的价值,但相互之间却是割裂的,产业层面各有标准、各有规划,政府层面上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彼此之间难交互、难协同、难共生,既无法有效满足人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健康需要,也使得整体资源配置严重错位,也限制了各个产业自身的发展。

事实上,农业、食品加工、康养服务,都在为人创造健康价值,如果从价值创造的逻辑、从价值端看,它们其实都是同一个产业——健康产业。

产业的本质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理应由需求端即价值端来定义。然而,在工业时代,受制于技术等条件的局限,很难识别终端用户真实的、全面和即时的需求,终端需求的表达方式也是局部的、非连续的,产业很难从终端来定义。

而在数字时代,由于数据越来越具有系统性和穿透性,使得终端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得以真实、全面和即时地表达,使得从终端即需求端和价值端来定义产业终于成为可能。

马斯洛先生将人的需求分成了从低到高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但不管是什么层次的需求,都是追求舒适、健康、智慧、快乐等幸福价值。可见,如果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属点来定义产业,所有为人创造幸福价值的产业就都是一个产业——幸福产业,幸福产业就是从需求端、价值端来定义的产业生态。

毫无疑问,以幸福产业为例,从需求端、价值端来定义产业,以数据驱动、以运营为导向来重构传统产业,为培育和建立产业生态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框架和操作路径,这对于推动产业、城乡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从需求端、价值端来定义产业,颠覆了工业时代的产业定义,因为人的需求是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的,因而与之对应的产业就不再是一个个相互分割的产业,而是服务于共同目标的同一个产业生态——幸福产业。

因此,纵向划分的一二三产业也好,横向划分的住宅、文旅、健康、养老、体育等产业也罢,从人的需求端、价值端看,虽然生产方式不同、产业效率不同,但其价值逻辑都是一样的——都在满足人深层次、多维度、全周期的需要,因此,它们相互之间就是一个产业生态,完全可以在用户、内容、场景和数据上实现共享。

对城乡发展的意义

在工业时代,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也是两张皮,难以融合,根本问题就在于对产业的认知和管理。城乡的高质量发展,包括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乡统筹等,需要集约发展、融合发展,一句话,需要产业生态。但按照工业化的专业分工逻辑,产业被分割成不同专业部门纵向管理,分类不同、体系不同、标准不同,不仅互不交圈,甚至还经常发生抢夺资源等各类冲突。

人,是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共同点。因此,如果从需求端、价值端出发来定义产业,就能找到产城融合、产乡融合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以幸福产业来重新定义各类为人服务的产业,彻底打破各类原本都是为人服务的产业之间的界限,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共生,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城乡发展的运营模式,就能从根本上实现以幸福产业为引擎、以运营为导向,有效破解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矛盾,实现产城、产乡的融合发展。

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然而,工业时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出发来定义的,企业的发展主要是资源型、能力型、竞争型的模式;企业的很多业务是分离的、机会型的,最核心的是,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不紧密,甚至是断裂的,在很多时候,销售就是产品的终点,这对企业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构成了致命伤。今天,企业家从需求端、价值端来认知产业、定义产品,将实现产品与用户、协同伙伴的深度融合,重构业务价值、形成业务生态,重构数字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共生能力和产业运营能力,成为一个为更有效能和效率、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企业。

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意义

以人为本,从需求端、价值端,以生态化、数据化的方式来定义

产业——幸福产业,本身就和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一致,本身就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服务业的渗透率已达40%以上,在现实中已经反映出了两者之间高度融合的趋势。

重新定义产业只是开始,要培育产业生态、实现产业融合、加速产业发展,必须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驱动,以共享、链接、协同的运营方式来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同样,这也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铺平了道路,也使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具目标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也更有效能和效率。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和新发展阶段,是逻辑重构、价值重生的时代,需要正本清源、以终为始,从需求端、价值端重新定义产业,重构和培育产业的共生价值,建立新的共生关系,激发并释放出强劲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杨乐渝,全经联创始人;葛红玲,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1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