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2月11日电 题:8790亿元背后的“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攀、孙飞、卫韦华
(相关资料图)
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涉及亚马逊、英特尔、马士基等投资主体在内的315个项目洽谈签约,涉及意向投资总额8790亿元。
从2019年到2021年,深圳招商大会累计洽谈签约项目已超过600个,涉及意向投资总额超过2万亿元。四年间,与稳步攀升的投资总额相同步的,是以新能源、电子信息、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深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选择深圳,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创新之城”深圳正为全球产业开辟新赛道,注入新动能,见证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产业链条愈加完善、高端制造加速成长、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引资“磁力满满”,外企与中国共发展
跨国公司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见证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本届招商大会上,外资项目覆盖了先进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众多领域。
航运领域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信心满满地说,马士基将继续加大在深圳的投资,“我们计划在盐田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一个辐射亚太,全渠道、智能、绿色的综合物流中心,我们还将和深圳一起探索碳确权和碳交易建设,以及绿色燃料加注的可能性。”
吴冰青说,马士基1993年在深圳设立第一个代表处,从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开港迎接的第一艘集装箱船,到2021年马士基在深圳港口挂靠36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马士基大中华区供应链管理业务量50%来自深圳。
以马士基为代表,不少外资企业在深圳的发展中贡献重要力量,如今还将与这座“创新之城”共同发展。
在招商大会上,48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签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等一批知名企业家向全球市场发出号召,“投资深圳,就是投资未来”。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说,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深圳不断创造奇迹。如今,已有17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6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
深圳的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等也在不断“走出去”,与全球投资者深度链接,本届招商大会系列活动覆盖境外16座城市。
东京分会场上,深圳市驻日本经贸代表处与一般财团法人日中经济协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联合推动深圳市与日本企业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布里斯班分会场,澳大利亚小企业协会与深圳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深澳两地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再次向全球客商发出邀约:投资深圳、共赢未来。”深圳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说,深圳将持续加大外商投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外商投资服务,并将持续通过举办系列政策宣讲、投资促进等活动,推动投资合作走深走实。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9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
产业持续升级 新赛道激发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现场签约的项目中,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绿色低碳、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产业等领域。英特尔公司中国区董事长王锐说,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即将在深圳战略起航。
让新项目集聚的,是一条条新赛道。近年来,深圳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打造一批创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它们不仅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还对全球市场和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
十多年前,比亚迪首批纯电动大巴在深圳上路,深圳率先实现电动车规模化、商业化运营。如今,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跑出“加速度”。
王传福说,公司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用时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时1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仅用时半年。源自深圳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和网联汽车产业园区、产业链条已经遍布全国,产品成为全球市场的热销品。
一批又一批外资企业也同样看好深圳、看好中国。此前在深圳投资的ABB电动交通首席执行官弗兰克·穆勒恩说,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动能强劲。
“我们正在加快步伐,通过与中国企业密切合作,构建高效可靠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打造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交通生态体系。”穆勒恩说,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重要市场之一,用户对大功率充电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ABB电动交通服务中国客户、扩大中国市场提供了绝佳机会。
新赛道释放新动能。在深圳谋划发展壮大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的8个未来产业中,不少产业前三季度表现亮眼。如智能网联汽车增长44.5%、新材料增长22.6%、高端医疗器械增长14.1%、海洋经济增长10.1%。
增强内生动力 更融合向未来
连日来,随着《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发布,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全市管道天然气改造等加速实施,深圳正抓住岁末这一关键节点发起冲刺,力争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最好的结果。
深圳之“会”,也是中国之“约”。无论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长期潜力更加巨大。从改善营商环境到吸引全球人才、加速区域融合,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仍在不断增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浚说,营商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深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如今年出台了《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创设“大湾区组合港”通关模式,深圳港已累计开通26个组合港点位、覆盖大湾区近90%城市等。
不仅招商引资,更招才引智。9日的招商大会上,多位嘉宾轻装上台、“路演式”推介深圳,欢迎“企业家、投资家、科学家”。上个月,知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深圳宣布全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新增全职院士12人、总数达86人,新引进海外留学人员8384人、累计超19万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总数达2.2万人。
总部去年迁驻深圳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9日说,深圳具有人才高地优势,在中国电子此前组织的全球校招计划中,原定招聘约11000人,最终收到将近13万份简历,应聘率达12倍。“特别是我们关注的‘未来科学家计划’高端人才,应聘率25-30倍。”
深港更加融合的未来正在走近。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9日表示,香港未来将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角色,携手深圳和其他大湾区城市一起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世界级城市群,共同谱写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从深圳窥斑见豹,中国经济实力强、底盘稳,具有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深圳中观研究院院长薛占栋说,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一定会越开越大。(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