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按照惯例,在即将于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将对今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做出考量。应当如何定位2023年中国GDP增速?

现在经济学家和各智囊机构的意见很多。比如,最近就有财政方面的专家希望中国今年GDP目标定在6%以上,而绝大多数认为应在5%以上,那到底应当是多少?

“既定目标”低一点,“努力目标”高一点,这恐怕才是正确选择。比如,可以将确定的目标给定在4.8%附近,但我们实际的“努力目标”可以按照5.5%到6%安排。

为什么这样建议?让各项经济指标经常性地“好于预期”。我们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实际处于衰退之中,但就是因为经济指标频频出现“好于预期”的状态和解读,结果是:美国资本市场受到不断的激励。

美国经济指标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好于预期”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是:美国政府找了一批“极其保守”的经济学家向市场提供“经济预期”。这不仅是一种管理市场预期的手段,而且还可将其视为“经济底线”。既然给出了“经济底线”,只要实际经济表现高于这个“经济底线”,立即就会给市场带来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的预期,资本市场就会受到激励。

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经济学家往往喜欢“冒进”。所以,他们构建起的经济预期“过高”,就算能掐会算地讨得“准确”名分,他们所构建起的经济预期也不会让真实经济表现带给市场以惊喜,甚至往往还会起到“不及预期”的效果,进而给市场带来的激励往往是“负向”的。

鉴于以往经验,希望中国经济学家也能向市场、向社会提供“留有很大余地的经济预期”,同时,由政府据此公开给出“既定目标”。但这个公开的“既定目标”未必能够达到政府的目标需求,怎么办?没关系,各级政府可以“暗中使劲”,按照“努力目标”安排各项经济政策。这样的做法,势必构成真实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的效果,不仅激励资本市场,而且激励全社会的经济信心。如此管理经济预期,恐怕才能“事半功倍”。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