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重要任务,对依法行政提出更高要求。


(资料图片)

不久前,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树立了又一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典范标杆。

当前,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实践有哪些新探索?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的切身感受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持续提升

“有法律顾问把关,我们非常放心。”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司法局政府法律顾问室,前来送审合同的月牙湖乡工作人员由衷地向法律顾问表示感谢。原来,政府法律顾问在审核把关中及时发现合同漏写了付款方式等内容,帮助其避免了后期合同履行时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建立并严格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全面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签订等各项工作,使其成为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参谋助手,有力保障政府活动于法有据、决策程序依法履行、决策内容依法合规,从源头上为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筑起了坚实的法治“防火墙”。

地处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的南锣鼓巷片区,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在推进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项目过程中,东城区政府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决策、抓执行,在法治轨道上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实现了人居环境有序改善和城市有机更新。

“项目决策严格落实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保障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东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政府法律顾问全面参与工作研究把关,全程参加立项文件审核、合同审查,全方位提供法律决策建议。

同时,东城区坚持公众参与决策,让决策落实更有底气。在前期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申请式腾退”和“一院一策”“一户一设计”的工作模式:居民自己决定留住改善、定向安置、货币补偿还是平移置换……居民参与决策,有效保障了后续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随着2019年《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公布施行,行政决策得到进一步规范和监督。

在江苏,苏州市政府开发了重大行政决策网上公开运行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重大行政决策的全过程,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网上程序流转,不仅可以让政府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决策事项的起草、执行情况,更能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重大行政决策是行政权最集中的体现,将其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最难的,相当于政府捆住了自己的手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韩春晖表示,此类平台的建设意味着政府决策必须透明化、规范化、法治化,让行政权力不再任性。

深化“放管服”改革

政务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便捷

“‘一企一证’帮了大忙,酒店很快就办好了手续!”从业务前期咨询到真正落地营业,华强方特(天津)酒店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2021年4月,天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系统了解到该酒店急需办理开业手续后,一方面指定专人对接,为酒店经办人员介绍“一企一证”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全程跟踪辅导;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消防、公安等部门,实现了酒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户外广告设施许可等并联审批,“五证联办合一”,酒店很快投入运营。

从以往取得营业执照后,想要开业至少要办5个证,到现在实现一证覆盖企业全部经营范围,看得见的变化得益于“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

不久前,浙江在经过多轮证明事项专项清理后,实现了地方设定证明事项全面清零。为减少证明事项,浙江自2018年便启动了“无证明化”改革,迄今共清理不符合改革要求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近9000件,修改省地方性法规1件、省政府规章13件。变“向我证明”为“为你证明”,对依法需要提交的证明事项,浙江发挥数字化改革优势,通过“一键查询”、网络核验等实现证明材料“线上共享”。

山东省创新开展法治指数评估工作,将“放管服”改革相关内容细化为8项综合指标、5项动态监测指标,持续跟踪、监测推动“放管服”改革情况,着力打造“爱山东”政务服务品牌,深入推进“一次办好”“一网通办”,“爱山东”移动端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实现“一张网办全省事、一部手机走齐鲁”。深入实施“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故两个全生命周期,推动高频服务事项实现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

审批程序简化、证明事项减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如今,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职能履行更加严格规范,政务服务更加优质高效,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更为方便。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2022年7月,北京丰台区方庄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小区楼前存在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影响居民生活问题。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该小区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且部分垃圾桶存在损坏等情况,桶站周边也没有专人管理。

执法人员对现场情况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并拍照作为该案书面证据留存。同时向负责该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物业服务公司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和《谈话通知书》。随后,物业公司法定代表人到方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受询问调查,对现场检查情况及违法事实全部认可。

了解到涉案物业公司2022年度已两次因同类性质违法行为受到城管执法部门的告诫或处罚,并且该行为具有不良社会效应,最终方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涉案物业公司作出罚款3万元的最高限行政处罚决定,确保了行政执法的严格和公正。

“近年来,各地加大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医保资金监管、托育机构规范运行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司法部法治调研局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各地也在提升执法温度上下功夫:规范执法程序,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有的地方还出台包容免罚清单等,让执法更具公信力,更为社会所接受,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在安徽南陵县,当地政府大力推动执法与服务并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让商户“安家”,合理设置农副产品销售临时摊位574个。“通过治理,身边环境越来越好了!”南陵县籍山镇居民赵胜梅说。

宽严相济、法理相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志勇认为,案件执法不能简单地“以罚代管”,执法部门要积极探索“柔性执法”,发挥行政处罚在教育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守法中的正面作用,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有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2022年4月,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一起“民告官”案件引发关注,原告4人与常德市武陵区政府“对簿公堂”。武陵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该案中主动出庭应诉,这也是武陵区建区以来首次由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

告“官”能见官,面对面、零距离沟通,最终促成了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在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基础上,各地注重抓好法庭答辩等应诉环节,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在旧区改造、物业管理等基层治理中,各地积极发挥法治在利益分配协调、矛盾纠纷化解等环节中的保障作用,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上海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老旧小区比例大。助力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为街道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

阳曲路470弄是一个建造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售后公房小区,居民对于加装电梯意愿非常强烈,39号居民楼就是其中之一。在前期征询中,该栋楼的同意率较高,但正当所有程序走完、施工在即之时,一楼的4户居民却集体反悔,表示不愿加装,甚至在动工时还出现肢体冲突。

临汾路街道城管中队担起了化解矛盾的重任,多次走访一楼居民,实地了解困难焦点,逐门逐户谈心30余次,同时召集楼上居民及施工方召开协调会……从解释法律到说理讲情,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将矛盾逐一化解,最终使居民用上了电梯。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遇到问题要有地方“找说法”。如今,各地注重整合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和力量,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基层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把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抓好了,真正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老百姓才能有更多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司法部法治调研局负责人表示,要持之以恒抓好抓实示范创建活动,努力以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来源:人民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