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我们曾经有个猜测:信贷需求高增长的背后可能有债券市场的问题。什么问题?债券市场剧烈波动中,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以致一些企业新债发行受阻而转向银行信贷。是不是这样?刚刚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似乎给出了答案:一季度,银行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但企业债券净融资8480亿元,同比少4718亿元。

为什么会发生“间接融资挤出直接融资”的问题?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币值变动幅度很大,尤其是曾发生较为深度的贬值。在这个背景下,市场利率走高有利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当然,从结果看,汇率的确稳住了,但市场利率走高,债券价格下跌,这背后存在不小的代价。比如,老百姓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甚至较大幅度偏离1元——这个老百姓的心理防线,并导致理财产品市场“赎回潮”。

老百姓理财产品大量转向储蓄,这当然会加大银行放贷能力,但企业债券发行受阻而推高银行贷款需求,这绝不是简单的相互替代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发展直接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再次呼吁:不要让汇率波动过度干扰利率。因为利率直接针对国内市场和内需经济健康,为稳汇率而提高利率,其中的得与失值得思量。

另外,刚刚公布的金融数据似乎也在证明另一条逻辑:长期资金投放会数倍压缩短期借贷需求。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总共增加8.99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6.68万亿元,短期贷款增加3.17万亿元。与此同时,同样作为短期融资工具的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实际上,经过央行数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以及一段时间的银行定期(长期)存款增长,银行系统的长期资金来源或比过去更显充裕。在此背景下,银行投放长期贷款的意愿增强,规模增加,同时短期流动性需求降低。

如何证明短期流动性需求减弱?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变化告诉我们: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短期货币投放规模越来越小,甚至每天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的情况正在成为常态,这样的资金融出量相对于过去动辄1000亿元、甚至几千亿元已经天壤之别,但与此同时,短期逆回购到期回笼的规模却越来越大。比如,Wind数据显示,4月第一周,央行回收11610亿元的短期流动性,而投放只有290亿元,净回笼11320亿元。与此同时,银行间市场7天期SHIBOR走势平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降,而比较明显的是:目前已经有些小银行,开始降低各期限的储蓄存款利率。总之,大量短期资金退出市场,而短期利率不升反降,说明市场短期资金需求减低。

金融长期化、资本化趋势值得赞赏,这也是中国作为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对金融提出的客观要求。但希望长期资金源自中央银行激励金融市场创出的增量,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结构变化。毫无疑问,从刚刚曝出的CPI、PPI等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恢复内生性增长,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政策推力,这里当然也包含着金融提供的重要推力。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