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每到小麦收割季节,浩浩荡荡的收割机队伍从南向北一路收割,好不壮观。但这么多年有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就是这些收割机的组织和调度。不错,许多农产区的地方政府也曾帮助农业生产者在高速公路设置收割机接待站,甚至以补贴去鼓励收割机留在本地作业。但问题是,每到繁忙之时,各地竞争激励,有些收割机跨过大面积的待收地块去到下一个作业区,油料、时间浪费严重;有些留在本地收割,但干完这个区域,下个作业区域在哪?不知道。怎么办?盲目向北找活。
今年很麻烦。河南多地遭遇严重“烂场雨”。也就是“三夏”关键期遭遇连阴雨,小麦出现倒伏、发霉、长芽等情形。为什么不早点收割?是天气预报出了问题?还是没有足够的农业机械?据报道,大量收割机到了河南雨区也无法下田,因为“轮式”收割机无法下泥田,而这里的麦田需要的是“履带式”收割机。履带式收割机在哪?分散在各省区的麦田里。
年年见此场景,年年有点进步,但似乎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一般而言,每到“三夏”时节,农业农村部总也少不了针对“小麦跨区机收暨机械化生产”进行工作部署,部长、副部长披挂上阵,组织、动员、部署、督导等等,确保跨区机收通行、接待、用油、信息和机具调度等等。当然有效果,但问题是:顾了大面儿,却少了些科学和精准,少了些轻重缓急的有效调配。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往往会想,为什么不搞个“农机网约系统”?把全国个体、私营的农业机械全部组织到网上,把供需双方的信息全部体现在网上,而且以各色通讯技术实施政府时时督导、引导,分清轻重缓急,防止违约,在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也大大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收益。
毫无疑问,粮食生产和安全是国家战略,而每年的收获季都是“关键一仗”。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建立长久的保障体系。其中,“农机网约平台”建设恐怕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是农业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平台,同时也是政府的统计平台、管理平台。这样一个平台或许无法完全依托市场化方式实现。所以,政府责无旁贷。而我们必须意识到,构建完善、有序、高效的国家级农机网络化信息服务、数据统计、监督管理平台,对于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至关重要。同时,这或许也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应有之义。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